| 
 | 
| 让孩子在鼓励中获得信心毕淑敏曾经说过:“别人的进步,值得我们为之欢欣鼓舞,并且让对方毫无疑议的感知我们的赞美和欢愉。”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包容的心,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 以前我带三年级时,班里有个男孩子叫李某,人很聪明,但是上课的时候总管不住自己的手。不是捣乱同桌,就是自己玩,有时一个笔头就能玩大半节课。提不起一点儿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不断和同学发生争执;作业经常不完成,书写还很潦草……几乎是一无是处。我利用课余找他谈话,而他总是这里答应改,转头又管不住自己。有时我会在科任老师上课时,去班里听课,观察他的上课状态,发现他也能认真地听讲,不过最多十几分钟又开始动了。我也找家长多次沟通,共同教育,也无济于事。后来我了解到,原来李某的父母在一年前离婚了,他跟爸爸生活。当时他刚上小学一年级,父母的离异对他的打击很大,听他爸爸说,那段时间他经常晚上做噩梦哭醒,醒来后就不再入眠,长时间的悲痛使他根本无心学习,他变得自卑、孤僻、不合群,父亲觉得自责不愿意责备孩子,过分的溺爱孩子,成了现在的样子。 了解了全部情况后,我深知要想转化他并非一朝一夕一言一行就能做到,我必须给他更多的爱与宽容。起先,他对我的关心保持沉默,我想,只要多一些耐心,他会愿意亲近我的。于是我利用课堂提问他最简单的问题,课间谈心,课后辅导等多种渠道亲近他。在学校他病了,我亲自给他倒水,拿药照顾他。俗话说:真诚所挚,金石为开,他感到了我对他的爱护,从他的眼神中我读出了他内心的感动。感觉他对我的关心不再那么抗拒和抵触了以后,我给他讲自卑的危害性,给他讲从自卑的阴影中重新振作起来的有关故事。慢慢地,我发现他真的开始变了,于是我小心翼翼的保护着他这刚刚萌发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我还发动同学帮助他,要知道,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我让他和班长一起坐,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他写字很好,所以我经常在学生写作业的时候表扬他,还把他的作业贴在“优秀作业”栏里,让他发现自己的价值,消除自卑感。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他的行为已经得到了全班同学和老师的认可,他感觉到自己不比别人差,心里非常的满足,犯错误的现象也明显减少了,有时在课堂上还能看到他高高举起的小手。我知道,他变得自信了。(鹤壁市鹤山区鹤山小学 杜贵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