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电子报纸 >>理论实践 >> 农村初中生周末养成教育的意义
    详细内容

    农村初中生周末养成教育的意义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好习惯。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让你受害终生。相反,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让你受益终生。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靠偶尔的敲敲打打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逐步形成。这就需要家长、教师等多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让学生事事养成计划性。教师利用晨会、周会或个别教育的时间教育学生。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儿,都应有一个周密的计划。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朱仙镇回民中学  朱广海 (5)(1)240.png

     

     

    育人,并不是说学校一个样,回到家却是另外一个样,尤其是我们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父母或忙农活儿,或常年外出打工,为了让养成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必须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养成教育体系。在学校里,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周末回到家后,家长按学校班主任布置的标准,对孩子严格要求,并拍图片传至班级群。不断督促和强化他们,防止坏习惯的滋长。以便于继续深化养成教育,并让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例如,在家长的监督下。要学生完成我们朱仙镇回中德育处布置的”八个一”活动。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干一次农活,并制定 “自评——师评——校评”的评价制度。这样,家长和教师在养成教育方面儿就能达成共识目标一致,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目的,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给未成年人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因为孩子是民族的未来,他们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我们国家的未来,竞争力的大小。国家有义务给孩子提供正面榜样的力量,弘扬社会正气,净化社会环境。尤其要加大电视屏幕、手机APP,电脑网络信息的管理力度。全社会都有义务,向孩子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作为学校,尤其农村学校,更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开展课程改革,让学生学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校要多元评价,由静态评价改为动态评价,引导学生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自信地发展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的习惯。

    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由于生命个体的差异,每个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往往是不相同的,尤其是社会发展的21世纪的今天,物质文明有了长足的发展,社会价值体系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对于这其中夹带的一些不健康的因素,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及学校加以引导和管理。未成年学生在这些不健康因素的面前,就会表现出迷茫、矛盾的心理状态。出现了放纵自我或自闭的两种极端行为。出现了享乐主义、不劳而获等心理,模仿成年人吸烟、喝酒、嚼槟榔,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对具体对象、具体问题,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或正面教育。严辞警告或动之以情,委婉启发。学校必须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因人因事而异,这样才能有时效性。另外,也要运用制度的力量,常督促,着力强化,更要能够持之以恒,运用制度去量化评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矫正,及时反馈,直至学生形成内在的习惯。习惯的养成是经过长期多次强化和积累而建立起来的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系统。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终身受益。那也是将是国家之洪福,民族之大幸。为此,我呼吁社会、家庭、学校齐心协力,重视孩子的养成教育,为孩子们美好的人生奠基。(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回民中学  张涛)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