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把戏只隔一张纸经常听到人们说:把戏只隔一层纸。去万岁山赶庙会,经历了一次拍电影体验后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一点。 
 我们经常感觉电影里拍到的比较震撼的情节,等你真正了解到了,会笑得流出了眼泪,但却会噙着眼泪思考。知识的伟大,人才的重要。这些人可能是一秒钟的奇思妙想,也可能经历了几代人,几百年,成千上万人的几千年的知识积累才为成就那一瞬间的绚丽。 
 
 有多少东西都是要等到那个人死后,才知道其价值。常常听到这句话:“某某写的字好,某某画的画不错……”可能另一个人就会说:等他死了,他的字就值钱了,等他死了,他的画就有人买了…… 文人墨客总是“酸”。艺术该是多么的挣扎才变为艺术。可是等那个人的尸骨已经无法找寻,即使是姓名、出处都无从考究,后世的人不惜动用浩瀚的人力,物力大海捞针式的去挖掘这些渺茫的信息,可是得到的还是渺茫。…… “文人总是酸”。还不止是“酸”,“落魄”的等级又有几人能够比过。逛庙会时有一书画家广告他的字画,说只收装裱费,可是问津的人寥寥无几,虽然是人头攒动。 知识带给人力量,把快乐、幸福、思考、生产力带给人们的时候,有谁会考虑到这个过程的艰辛。他们向别人诉说时,有几个人会懂,可是他们有时间向别人诉说吗?如果只是要赢得别人的同情,他们有多少时间再来创作。所以怪人、妖人、特行独立的人……五花八门的称呼劈头盖脸的砸来。“疯子”、“傻子”有时要被世人除之而后快。古人造一“红袖添香”的意境,渴望的那份美好只有在他们的作品中出现,而且好多是与各种的妖魔鬼怪相处,写出的树精、狐狸精、死去的不知道多少年代的古人看到一公子的努力,为其感动,“红袖添香”来鼓励。可见其处境沦落到了什么样的境界,意念造出来了繁华、甜美,渴望的那份理解和支持到头来得到的是“禁”、“禁,禁……”不定又会冲了谁,影到谁身上,惹来杀身之祸,命都不保。回顾历史,有多少大坑里要埋葬不知道多少的“文字”。只求能“善始善终”都已经不错了。 
 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都是作者借助“神、鬼怪……”来作,只是不知何年何月,什么朝代发生的什么事……他们要下决心创作时该有多么矛盾的心境。不图大富大贵,只要艺术、文化、感悟、思想……传承。 电影里的好多东西,都是特效。比如马蹄声只是一个人拿俩木头在桌子上敲。雨声是一个人拿着一一筛子晒麦子,雷声是拿一大铁片逛荡……可是如果没有经历,现在我就写不出来,没有第一个人的发明,那有我们今天看到那么多瑰丽的电影。我是老师,经常听别人说,小学谁不会教呀!我无语,也不会辩驳。我没有那个时间去解释。好多时候我需要学习,不断的学习,才勉强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做到自己无愧于心。想想是很简单,只是要把小孩子教会、教好、不出问题、家长不去找事……教了二十多年学的我感觉不是容易的问题。 有人说,当老师的太精了,先不说工资少,如果不是“精”,怎么把知识传授对。一个人从牙牙学语,经历了多少年,多少老师的教育,多少社会的磨练,知识的积累,经验的沉淀,多少次,多少人一起实验,钻研,最后只是“把戏只隔一张纸”的境界,我小心翼翼的尊重这张“纸”。(开封市祥符区西姜寨乡第一初级中学 王智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