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幼小衔接到底接什么时间:2021-11-25         幼小衔接到底接什么幼小衔接,幼儿园大班面临的亘古不变的话题,幼儿一升入大班,很多家长就开始或多或少的对识字、算题、拼音教学等热衷起来,各式各样的衔接班成了家长们驻足光顾的地方,终其究竟,这些都是家长们看到的幼小衔接的表面问题,而忽略了更多潜在的好习惯和品质的养成,如注意力的持久性、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幼儿的独立自主性和交往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才是幼儿受益一生的能力。那么,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在学习和生活上具体存在怎样的差别呢?我们来看一看。 对幼儿来说,是教学环境的不同,幼儿园主要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保育教育并重,保在前,教在后,保教相互渗透补课分割的。由于幼儿年龄小,幼儿园的教育环境是相对轻松活泼宽松的,执教过程中老师们的教态是和蔼可亲是丰富多彩甚至是夸张的,给人更多的感觉是教师像妈妈一样呵护着幼儿。而升入小学后,教学氛围则是规范严谨的,教师则也要相对威严。 教学方法的不同,游戏法是学前教育机构教学活动的主要方法,幼儿在园里可以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学做喜欢的事情,将学习融入到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当中。从入园开始,学习礼貌的和老师同伴打招呼;在游戏活动中,学会如何正确地和同伴交往沟通;用餐时,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进餐习惯,甚至时喝水上厕所,都要学习遵守规则等等,可以说幼儿在园一日的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观察和学习。而升入小学后,学生则是按课表安排规范系统地学习知识,所有课程不是你想不想学愿不愿学而是一定要学的,作业也是必须要完成的。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关于幼小衔接,衔接的不仅仅是孩子,更应该是家长。幼儿在入小学之前,家长更应该配合幼儿园帮孩子建立和过渡好习惯。在幼儿园,孩子一日的吃喝拉撒几乎全由老师照管,进入小学后则不同了,所以在幼小衔接期,那些“舍不得”放手的家长,就要配合老师培养孩子学会自我管理了。如果从小没给孩子建立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和学习习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会深受其累。有的父母老人过于娇惯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自我意识比较强,上小学后就会闹出很多的矛盾,还有的父母只顾忙自己的,孩子交给老人幼儿园就不管了,老人们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精力也有限,所以要么是就不带孩子出门很少接触别的孩子,在家多是手机电视长情陪伴,要么就是这类孩子特别能撒疯,两类孩子都很难以管理。其实,说到底孩子还是父母自己的,真正负责任的父母对孩子不只是生育之恩,更应该有教养之情。 现在很多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非左即右,尺寸不好把握。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提倡赏识教育,让孩子感到自信与快乐,身心都要感到愉悦,那只夸奖孩子,这就是赏识教育?真正的赏识教育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随意简单的夸奖孩子,怎么夸奖、夸奖的话应该怎么说,也是有很大学问的,关于如何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这里我不想展开讨论,我要说的是物极必反的道理,赏识教育要有,挫折教育更不能缺。如果留心一下,大家不难发现,现在的生活条件比几十年前好了这么多,为什么动不动就有报道孩子离家出走、跳楼自杀的现象呢?说句玩笑话,在我那个年代的童年时期,家里的孩子有几个是没挨过父母“凶”甚至是挨过打的?(肯定有)往外撵都撵不走的,更没听说过谁家的孩子主动离家出走了。究其根本,我个人觉得是现在的孩子抗压能力太弱了,对失败和挫折缺少免疫力,接受不了打击失败,这与我们家长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孩子上小学后,学业任务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作为父母,在关注孩子学业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孩子的抗压能力。当面对挫折时有的人选择逃避,有的人勇敢面对,赏识教育给予孩子的是信心、勇气和希望,挫折教育带给孩子的却是清醒、理智与谦虚,无论是赏识还是挫折教育,都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缺一不可的。所以说,孩子的幼小衔接不是认多少字,会算多少道的加减法算数题,更是科学地教育观和儿童观。 对幼儿园来说,我们要做的是针对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误区,做好授惑答疑工作。同时,对于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幼儿园尤其在大班下学期,带领孩子们逐步熟悉小学环境,做好小学的参观工作,根据小学的教学流程安排来调整幼儿的生活制度,班级环境创设和上课时的桌椅摆放布置逐步向小学靠拢、适当延长每节课课时、减少幼儿午休时间,以及如何合理安排课后的十分钟等等,采取诸多措施,帮助幼儿做好幼儿园到小学生活从生理到心理的衔接过渡,让他们轻松入小学。 幼小衔接工作,涉及到幼儿、家庭、幼儿园和学校,仅凭幼儿园的“努力”肯定不够,更需要学校教师的支持和认同,如果一个班的大部分孩子都上了“拼音认读”和“计算”幼小衔接课程,那么没上的肯定会学习起来费劲,那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真的照顾到那些“零”起点的孩子呢?我想这也是家长们担心和顾虑的,所以,我觉得“幼小衔接”是否应该改为“小幼衔接”,一年级如何接纳幼儿园大班毕业的孩子,只有教育主体双方衔接好了,面对即将踏入校园的“神兽”们,家长也许才不会焦虑。 顺性而育,每个孩子都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一颗幼苗,我们都还是尽量的让自己沉下心来,一起静待花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钢城幼教集团集团雪山园 王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