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形式多样 化繁为简——低年级语文教学板书设计切片诊断之我见我们学校是第一批进行切片诊断实验学校的其中之一。刚接触切片的过程中有过很多的困惑,又觉得非常的新奇。可以说“切片”在我的理解中,就像魏宏聚教授说的,像极了生物学科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切片,细胞切片等,是从一个整体上切掉一点组织,进行多方位的观察,进而得出相关的结论;又联想到平时做饭切土豆片儿,要想吃到符合口味的薯片,就要从刀工方面入手。我们从事教育,也要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从宏观到微观,形式多样,化繁为简,参透教育的真谛,独领风骚。就低年级语文教学板书设计,简单阐释我的几点意见: 一、依据低段学情,制定板书设计方案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不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再加上他们好玩好动,决定了他们在课堂能真正融入课堂的时间很少。怎样才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呢?方法很多,利用直观教具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一幅画,一个图示,一张图片,甚至一个简笔画图示也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所以老师的教学思路转移,更不用说电脑动画录音录像的电教手段。怎样的板书能够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无论是与多媒体相辅相成或者是独领风骚,这些都必须经过精心的设计,巧妙的安排。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看,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水平过渡的过程中,形象思维仍占优势、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因此针对学生这样的特点设计出生动、活泼、富有创意的板书,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板书设计的作用 板书是能简练的、系统的体现教学内容,以清晰的视觉符号启迪学生思维、提问、记忆的框架结构,帮助实现教学目的,体现教学意图。优秀的板书高度浓缩了教学内容,可使学生见微知著,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形成知识结构。每门学科的知识都不是杂乱无章的,知识与知识之间都有内在联系,形成一个知识结构,这个知识结构体系用于语言表达,不容易全面把握。可是,好的板书都能对教学内容删繁就简,抓住梯次,把教学重难点和知识点串珠成线,连线成网,形成结构,使学生一目了然,引导学生学习思路,便于探索强化直观教学形象,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建立教学信息系统与巩固记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训练思维能力。 三、目前教学中板书设计的现状 由于新型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应用于课堂的情况日益深入,广大教师利用新型教学方式多了起来。课件的制作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事实证明,它充分体现出多媒体对教学的重要作用。但再看黑板,上面却干净了不少。再没有了老师整板整板书写的情况,取而代之是部分课堂却出现了写得极少现象。所以能把板书和多媒体运用好,成了当务之急。让多媒体吸引孩子注意力,辅以板书,串珠成线,连线成网,形成结构,化繁为简,相得益彰。 四、下面我以几则教学案例做一下分析 (一)何香玲老师执教的多文本阅读《有趣的动物世界》。 板书设计高度浓缩了文本的主要内容,针对性强又不失艺术性。针对同学科同课型和不同学生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因课制宜,因人制宜。恰当地运用彩笔,画龙点睛,强化学生的感知,从而加强板书的效果。 板书是一种浓缩的“提炼”艺术,它的文字必须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纲要性和指示性,把冗长的文字浓缩成一个图表,简洁而明快地勾出文章的脉络,即使是几个词、短语、或线条箭头都会具有特殊的含义,和老师把这点做到做好了。板书设计应抓主要内容,以少胜多,简明扼要,精确恰当。要有轻有重,要舍得丢掉一些不必要的,否则就无法使得必要的东西立于显著地位。在这则板书里面,“是兽”一词用的还不够精妙,换成一个“兽”字,这板书就更完美了。 (二)刘红艳老师执教的《拍手歌》。 板书设计不但具有目的性、概括性、计划性,更体现出板书设计的灵活性。开始是按照动物名称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出示出来的,总结的时候,板书摇身一变,成了两个阵营——鸟类和兽类。学生凭借视觉就能直观领会到课文的主要内容,记忆深刻。 图文并茂,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留给学生深刻长久的印迹。通过视觉感官形象直观理解,这是符合儿童思维特点的,小学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让板书化的课文内容,记忆深刻,不易遗忘,就要要注意充分发挥直观形象的优势。形象是指反映事物的具体形态:或人物外貌品质;或事情的前因后果;或事物的形态特征;或景物的特色。直观性是说板书所反映的形象,学生凭借视觉就能感受到,在感性认识和客观事物之间一般不需要其他中间环节。尽管板书有不同图画,把课文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形象,这就必须调动图画、文字、符号等一系列手段才能达到目的。可以用简洁的文字配上线条、箭头以及简笔图画等,形象地展现画面来揭示文章内容,在语文教材中,采用这种板书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也可用简笔画板书,形象直观地展示课文内容。(三)下面就再介绍一则板书案例《小蝌蚪找妈妈》。 这则案例是在浏览网页时偶然看到的。图文形态,文字线条,行文线索,都精心设计,综合布局。书写端正,工整美观,一丝不苟,大小适宜,合乎规范。结构精巧、新奇、多样,形成整体美。又配以小蝌蚪生长过程的简笔画,让整个板书跟着小蝌蚪游动了起来。 整洁美观的书写,既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又为练习书写树立了榜样,为板书的内容和形式美锦上添花。 四、总结 以上几则板书做到了形式美。主要指如下一些方面的内容: (一)文字美: 书写端正,工整美观,一丝不苟,大小适宜,合乎规范。整洁美观的书写,既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又为练习书写树立了榜样,为板书的内容和形式美锦上添花。绝不能过大过小、大小无序,潦草难认。 (二)结构美: 要求结构匀称,讲究回环美,精巧、新奇、多样,形成整体美。比例适当,排列均匀,稳定平衡,严谨有序,整齐单纯,有条理,不凌乱,外形规则完整的美感,简单统一,不复杂。 (三)线条符号美: 线条纵横交错,直曲虚实互相配合使用,与文字一起构成板书的语言。 (四)色彩美: 恰当地运用彩笔,画龙点睛,强化学生的感知,从而加强板书的效果。当然彩笔也不能用得太多,否则该突出的重点结果没得到突出。 (五)图示美: 包括图像和图案。图像指的是图画再现课文的形象性因素,主要指“板画”;图案主要指以文字和线条,这两种“板书语言” 构成的图案,在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象地表现课文内容。对图文形态,文字线条,行文线索,都要精心设计,综合布局,做到和谐统一。板书设计的形式没有千篇一律,囿于一格。新颖富于变化,加强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总之,板书设计揭示一堂课的教学重难点,要布局合理、条理清楚、内容完整,要体现教学的全过程。书写绘图,规范端正,图文并茂,富于变化,才能真正吸引学生,高效地“粘住”学生的注意力,开启学生的智力。在细节中提高教学技能,在教学中提高个人素养,让板书化繁为简,独领风骚。 每一位教师都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潜心研究,推陈出新,提高板书技能。理论始于观察,观察渗透理论,而诊断证明理论,又离不开一线的实际教学情况。看似不相交,却又密切相关。小中见大,窥见一斑。优点要说,不足也要谈。都说优秀的人都一样,让不足变成可取之处,在细节中提高教学技能,在教学中提高个人素养,让我们基于新课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与时俱进,共同成长。(开封市祥符区第三实验小学 李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