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电子报纸 >>理论实践 >> 小学高年级课堂拓展延伸策略——以张瑞红老师的《自相矛盾》和苗香娜老师的《夏天里的成长》为例
    详细内容

    小学高年级课堂拓展延伸策略——以张瑞红老师的《自相矛盾》和苗香娜老师的《夏天里的成长》为例

    什么是“课堂教学拓展”?一位教育专家是这样说的:“根据教材要求、文本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基础、教师个性,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适量、适情地引入文本背景和相关内容,其中包括文字、音乐、图片、影像等媒介,整合成读写思的教学策略,促进感悟,促成建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将鲜活的语文资源引进课堂,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得法于课内,增加拓展阅读并学会拓展阅读,再从课外阅读中有所收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大多数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都能抓住“大语文”的特点,充分挖掘、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课外拓展,在教学中不再把教材作为“圣经”进行解读。  拓展性阅读作为课内教材的补充、延伸,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类型及教学的需要,把它安排在不同的时段。

    拓展延伸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拓展延伸应该紧扣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1.巧妙地将课文内容向外延伸,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 理解。     

     2.创造性地对课文内容加以质疑,以达到既放松课堂气氛,又超越文本解读的作用。

    小学高年级课堂拓展延伸又存在哪些问题呢?

    那么,在课堂上进行拓展延伸又该注意什么呢?

    一、要在充分吃透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语文课,就是要让孩子们快乐地读书,不应该受到过多的语文以外东西的影响。我们老师应该做的是如何引导孩子读书,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习惯等。作为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课文、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拓展延伸,一定要有个“度”切不可以喧宾夺主。我们认为,教学时间是恒数,一方面的过度必然导致另一方面的不足。课本依然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首要凭借。应该说,目前使用的教材选文大多为文质兼美之作,教师应充分发挥其范例作用,让学生充分品读课文。拓展延伸是必要的但必须在用足用透教材的基础上开展。目前,不少教师的拓展延伸还存在一哄而上、拓展无度的现象。

    二、要注意把握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

    课堂教学应以课本阅读为主,拓展延伸为辅。拓展延伸是促进课堂阅读教学的一种手段,是课本阅读的深化和延伸。要体现这一关系,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拓展延伸的问题不能设计的太难。       

    2.掌握好拓展延伸的量。

    一节课中,不宜插入过多的拓展阅读材料。材料过多,学生来不及看、来不及思考,无法及时对所得信息进行处理,更谈不上理解运用。材料少而精,教学时重点就突出,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一般来说一节课应确定一个拓展延伸的点,或选择一到两段文字材料进行拓展延伸即可。

    3.掌握好拓展延伸的时间。

    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不应占用过多时间。否则,可能导致学生的注意力转移,使课文阅读受到影响。拓展延伸所用的时间一般不应超过一节课的三分之一。

    下面我针对我们学校老师的两节课为例:

    (一)张瑞红老师执教的《自相矛盾》:

    1. 假如你是这位楚国商人,你会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

    2. 举出一个生活中相互矛盾的事例,你能找出矛盾在哪吗?  


    小学高年级课堂拓展延伸策略+李莹莹(1)1528.png

          

    一个年轻人对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我想发明一种万能容器,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听罢,惊奇地问“什么!”那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它 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        

    第一个问题,先让孩子们自己想,然后汇报展示,孩子们畅所欲言,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第二个问题,孩子们直接说出来矛盾的根源,与这篇课文联系紧密,对文本进行了有效地拓展。

    (二)苗香娜老师执教的《夏天里的成长》


    小学高年级课堂拓展延伸策略+李莹莹(1)1752.png

     

    学以致用: 夏天不止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也是炎热难耐的季节,有人这样描述开封的三伏天:头伏摇小扇,二伏满头汗,三伏烧烤天。 请围绕中心,写一写: 开封的三伏天,天热得发狂。---------------------------。(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       

    苗老师的这节课的拓展,先给孩子们一些提示,因为现在是秋天,孩子们需再回想夏天的情景。我们在评课的时候也提出来为什么不写秋天的情景,因为课文题目是夏天。

    针对以上两位老师的课例进行分析:

    1.这两节课拓展适当,两位老师把握时间正好

    2.拓展了孩子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拓展加深了孩子们对这两节课道理的理解和掌握。 4.拓展延伸学生参与度不够,孩子们参与的有点少。  

    那么,小学高年级课堂拓展延伸到底有哪些策略呢?

    1. 拓展延伸要充分考虑学生兴趣。

    2. 用拓展延伸促进语文知识积累善用。

    3. 拓展延伸的评价机制。

    4. 拓展延伸一定建立在学生吃透文本的基础上。

    总之,我们认为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进行一定的拓展延伸,才能帮助小学生开阔自身的眼界,并透彻地理解文章的具体内涵,从而提升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此外,拓展延伸,还能促使学生将课内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体验迁移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使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还能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还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等。(开封市祥符区第三实验小学 李莹莹)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