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不是在课堂的“言说”过程中形成的,而是在学生充分的“践行”中形成的。 语文课本是学生最接近、最直观的母语教育载体,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依托语文课本,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统编语文教材在课文后的“语文园地”或“积累运用”栏目中,新增了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实践方法,在找找、做做、谈谈、说说、想想、写写等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理解、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及时组织活动。 例如:四下第三单元后面设计了“轻叩诗歌的大门”实践活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活动让学生们通过阅读报纸、杂志、书籍或是查询网络等方式,广泛收集自己喜欢的诗歌,可以摘抄不同诗人、不同题材的作品;还可以开展诗配画、诗朗诵、诗歌读写绘、写诗比赛……一系列与诗歌有关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倾听诗的声音、感受诗歌的魅力,叩开诗歌的大门,种下诗意的种子。 在我们的部编语文教材中,明确给出来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有限的,但每个单元都有它的单元主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深入挖掘教材内蕴,很多教材以外围绕本单元人文要素或是语文要素的一些生动而又活泼的内容就会尽收眼底。 例如:四下第一单元孩子们虽然跟随课本,对乡村的景物和田园生活有一些了解,但是从书本走到生活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可以借机开展“走进乡村,感受田园之美”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从课内走向课外,由书本走向生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搜集关于田园生活的各种材料:有他们自己小时候体验到的老家乡村生活;有从爸爸妈妈那里了解到的父母童年的乡村时光;有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与各种农具的认识;也有国内外文艺作品中有关田园风光的诗歌、散文、绘画;甚至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写田园诗、写田园散文、讲田园故事、画田园风景画、办田园小报等等。然后,全班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大家分组进行交流展示,相信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孩子们会更加喜欢这美丽的大自然,喜欢宁静祥和的田园风景,在获得美的体验的同时孩子们听说读写等语文素养也会得以提升。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链接着学校教育与生活实践,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版块,深化教材内涵,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它必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语文实践探究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让大语文真正的“动起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收获语文学习的美好,爱上语文。(洛阳市涧西区中州西路小学 王娇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