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综合实践活动理念引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索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本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主要做法: 一、 立足综合 综合主要体现在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教师要注重沟通课堂内外,注重跨学科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语文实践能力。如,我在上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这节课时,设计了不同形式的交流活动步步提升学生们的交流能力。先引导学生们把自己喜欢的动物特点讲给自己听一听,学会沉思理顺语言;然后讲给同桌听一听,请同桌帮忙指导让语言更加精炼,学会表达和倾听提高交流能力;接着指名反馈,请大家认真听并且礼貌评议,学生们的交流能力进一步提升。最后戴上自己课前准备的动物头饰,配上合适的音乐引导学生们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感知口语交际的重要性。这样的活动设计既有内容的结合,又有能力的综合提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综合性原则得以落实。 二、着眼实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了解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例如,我在上《我是一只小虫子》这篇课文时,组织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校园的操场上、花池里、草丛中、寻找小虫子,并且观察这些小虫子的外形特点和活动特点,结合课文中描写小虫子的心理活动,想想你观察到的小虫子会想些什么?在这些小虫子的世界中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然后把观察到的和想象到的故事写出来。通过这样的小组活动,实地观察,进行探究,大胆想象,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并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自觉地将语文实践活动与生活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三、引导创新 语文教学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语文实践活动时,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关注差异,追求新奇。引导学生不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观察;要有自己的感受;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还要有自己的语言。 例如: 在教古诗时,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配上美妙的音乐,得体的动作,使语言更具有魅力,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既有创新意识的激发,又有实践能力的锻炼。再如:让学生品评广告,“搜集广告,评出优劣,把劣质广告重新设计一下。”学生搜集广告的途径是多样的,评比的形式是多样的,重新设计的广告更是百花齐放。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 四、形式多样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要能达到目的,我认为教师组织活动可以不拘形式。(1) 活动地点可以在教室里,也可以在教室外进行。教师可以在教室内通过电教、多媒体手段或实物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也可以走出去进行实地考察。(2)活动形式可以是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也可以把这三者结合起来。如:调查学校家庭周围的环境情况,如有破坏,请设计改善方案。可以先个人活动进行调查,设计方案时又需小组合作进行,班级汇报交流又是班级活动。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组织活动。活动组织要体现民主,尊重个性。 总之,在综合实践活动理念引导下的语文教学,要抓住综合性,突出实践性,体现语文的学科性,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语文,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提高语文这一母语的综合运用能力。(洛阳市涧西区中州西路小学 石艳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