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谈谈农村特色下的班级管理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有其独特的一面,农村特色下的班级管理,既有与城市班级管理相同的一面,也有农村特色下班级管理的特色,现就本人认识略谈一二。 
 一、落后的农村教学设施。较城市教学设施而言,现在的农村教学设施陈旧落后,教学手段单一,虽然我国进行了教育均衡发展,为农村中小学配备了一些教学设施,盖了教学楼,宿舍楼,但现在农村教师上课,基本上还是一只粉笔一本书,学校尽管有有几台电脑,但教室很少配备一体机,也就是不能用多媒体上课。很多学校只有一两个班配备多媒体(老师还大多不会用),这样就限制了农村中小学上课生动性、趣味性、形象直观性,教学效果就大受影响。没有生动引人教学手段,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就不容易本吸引,容易分心走神。这样教师上课就需要一方面组织教材,一方面不断的提醒学生,不断地加强课堂纪律要求,需要教师下更大功夫备课,精讲精练,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课堂生动活泼,吸引学生。这就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和教学管理的难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较低教师素质。农村教师较城市教师的业务素质相差较大,这不是说农村教师有多落后,而是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师培训以及教研氛围很差,很多初中一学期都不组织一次校内教研,也很少互相听课,更很少组织信息技术培训,运用多媒体技术上课基本不会。读书笔记、业务档案、听课记录纯属应付上级检查。再则,农村教师师资匮乏,上级考什么科,开什么科,不考的科目就干脆不开。小学除了语数外,其他科基本不开,也没有专业教师,往往一人教几科,哪一科也不精,哪一科也叫不好,使农村教师整天疲于奔命,管起班来,土发上阵,很容易出现“管理事故”。 教师班级管理就很吃力,班级管理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作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素质,规范教学常规的要求,一方面作为教师本人要严格要求自己,多方提高本人业务素质的同时,还要加强师德修养。对本职工作不能马虎应付,敷衍塞责。 三、农村学生的特点。农村中小学学生生源水平参差不齐,每年许多成绩优秀生流动到市里学校和私立学校,剩下的学生绝大部分是中等生和学困生。他们知识底子弱,知识面窄,表现欲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不足,留守儿童多,他们冷淡、孤独、自闭,参与和竞争意识薄弱,厌学情绪严重。还有部分学生受家长和社会环境影响,说话粗野,张口骂人(包括女生),他们不认为这种行为有多害羞,而是习以为常。 另外,农村有很多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严重不足,努力程度和刻苦精神远不如城市学生。因此,作为农村学校和教师,在班级管理上要下更大功夫,必须更新观念,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学生管理的新方法,大力实施课堂教学改革,让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充满乐趣,以此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提高管理和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在班级管理上,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一个专题或课题进行研究,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教育学生养成文明习惯,走出心理阴影,明确学习目标,努力学习,成才成人。 四、农村家长的特点。现在的农村家长整天忙于农业劳作,农闲时便外出打工。农村攀比情况比较严重,看谁家的房盖得好,谁家的楼更高更气派,为此,他们拼命挣钱,而疏于对孩子的管理。有些常年不在家,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就形成“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现象,这样的家庭就存在“隔辈亲”,爷爷奶奶视孩子为心肝子、肺叶子、眼珠子,百般呵护,孩子犯了错误也认为无足轻重,舍不得管教,或者无力管教,久而久之,孩子就唯我独尊,放任自流。周末成天不在家,或整天上网,外出闲逛,甚至打架斗殴,夜不归宿,极个别孩子还走上犯罪道路,令人痛心。还有些农村家长说话粗俗,不讲卫生,嗜酒成性,这些行为对孩子是无形的影响,导致农村孩子许多不文明行为的产生,增加班级管理的难度。 还有,现在的孩子不好管,孩子在家里管不住,他们自私、骄横、任性,自大,这一切问题的处理,都交给了老师,这对农村教师班级管理提出更高的挑战,学生是打不得、骂不得、批评教育也要恰到好处,批评轻了不当事,批评重了又伤孩子自尊,不管不行,管多了也不行,左右为难。这就要求拿出教师除教好课外,还需要下大功夫,拿出更多的精力研究探索班级管理的艺术。 五、丰富的“三农”资源。 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农村教学资源如此丰富:举凡天地日月,广阔田野,小河流水,飞鸟虫魚,春种秋收,犁镂锄钯,种瓜种豆,淳朴民风,乡风野俗,地方特色以及农村社会万象,都是教育学生的最好教材。课余时间教师带领学生对到田间地头插秧苗、栽白薯、挖野菜、种西瓜、掰玉米、摘毛豆、拔野草、捉蟋蟀,野趣童真,得天独厚。 农业、农民“三农”资源有效整合到日常教学教学和班级管理中,让学生走进实践,或带领学生深入田野,或与农村老大爷促膝谈心,或请农民大伯深入课堂生动讲解,让学生亲自动手种麦种蒜,喷药施肥,除草间苗,种树种菜,喂猪养鸡,这些措施,都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阅历和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与农民的情感,既让学生学会了知识,又有培养了学生的求知实践能力,格物致知。培养了学生勤劳朴素的情感,体验了农民的勤劳朴实,让学生学会孝敬父母,热爱劳动,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总之,农村鲜明突出的特点,对班级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总结这些特点,扬其长,避其短,寻找出一套适合农村特色的班级管理办法。(开封市金明中学 曹素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