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小组合作求自主 体验教学促落实——鹤壁市鹤山区中山小学教学特色和亮点总结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一端连着学生,一端连着民族的未来,教育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深水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地带,教育才能真正发生。 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教育科研为抓手,以教研活动为载体,着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我们中山小学以“五环三查教学模式”与“小组合作学习”相融合,以“体验式教学”为抓手,促进课堂深度学习,打造真实、高效的生命课堂。 一、小组合作求自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把学生的主体性落实到位,小组合作学习是不可替代的学习方法。美国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学习金字塔表示,采取不同学习方式,学习者两周以后记住内容的多少:听讲5%;阅读10%;听、看20%;示范、演示30%;讨论50%;实践应用70%;教授他人90%。我校自2015年以来致力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现将具体做法做一简单介绍。 1.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做好分组、明确责任是前提。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4人一组,组长负责整体工作:小组分工、发言顺序、统一答案。军师和大将组成学习对子,组长负责得分王的学习,得分王代表全组优先发言。课堂上做到“四个人人”:人人都参与,人人有事干,人人能展示,人人有收获。 2.制定学习单,让先学后教落到实处 让学生带着思考进课堂是落实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前提,如果学习的主人对所学内容一无所知,怎么去交流,怎么去互动。让自学前置,学生通过课前独立完成学习单,保证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师通过前测了解学情,根据学情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路径和方法,为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提供了保障。 3.小组内交流,培养学生的倾听力 小组内交流保证了人人都有表达的机会,特别是后进生。规定发言顺序后进生优先,在交流中发挥了“兵教兵”“兵带兵”的互助学习。为了保证学生的倾听效果,规定在展示发言时,学生要代表小组交流成果,“我们小组的想法是……”“我原来的想法是,听了某某某的发言后,我现在的发言是……”“某某某的想法是……”,转述别人的想法是检验倾听的试金石,避免自说自话,交流流于形式。 4.展示四环节,让交流真实有效 展示四环节:我纠错、我提问、我补充、我评价。我纠错(针对发言者的错误观点,给予纠正),我提问(发言者没有讲清楚的地方或自己没听明白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疑问),我补充(完善发言者的观点或提出不同的观点),我评价(先肯定优点,再提建议)。并且配有不同的手势,纠错举拳头手、提问举问号手、补充正常举手、评价举手加招手。使交流真实有效,让学习真正发生。 5.当堂检测,让评价落在实处 学以致用,最能体现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当堂检测,分层要求,规定时间内完成不同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感。既保证了学习效果的真实性,为教师后面的教提供依据,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体验教学促落实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视个体已有经验对学习的作用,提倡做中学。我校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了体验式教学的研究,并在省基础教研室课题中立项。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说 “说”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还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通过语言有条理地表述出来。 2.做 孔子曰: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意思是:我听了,可能会忘记;我看了,可能会明白;我做了,一定会理解。“做”就是把教材上静态的数学问题变成动态的、学生可以动手操作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思考、实践,从而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 “做”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既深刻理解、牢固掌握了知识,还发展了思维,感悟了思想,积累了活动经验,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3.画 美国数学家斯蒂恩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想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并且能创造地思索问题的解法。” 4.用 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古代教育家荀况曾说:“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知识的真正价值在于实践,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只有保持学用相统一,才能在用中发现与解决问题、提高素质与能力,在学中丰富知识、开拓思维、推动实践。学用相长从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能有所发现、创造和前进,就能促进潜力的开发。 5.读 “读书百遍其意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偷”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语文就不再说了,数学也离不开阅读,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或数学绘本让学生读一读,通过读扩大学生的数学知识面,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如在教学“确定位置”后,让学生读一读笛卡尔与数对的故事,从故事中了解笛卡尔是根据蜘蛛网上横着、竖着相交的点,想到用两个数来确定点的位置,从而发明了数对;在“认识钟表”时,去《时间的奥秘》一书中探寻计时工具的发展史;“认识立体图形”后,让学生在数学绘本《谁偷走了西瓜》中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建立各立体图形和平面展开图之间的联系……一个个数学故事、一段段数学历史、一本本数学绘本使数学变得不再严肃,“读数学”让数学学习更亲切。 6.玩 玩是孩子的天性,比如“玩数学”契合学生好玩的天性,借物生慧,借物生情,让学生爱上数学,爱上探索。七巧板、数独游戏、数学魔术、数学步道……一个个数学游戏让学生沉浸其中,专注力、观察力、推理能力得到发展。“玩数学”让数学不再是负担,在游戏中玩数学,玩数学里学数学。 总之,体验式的教学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手做、用脑想,最终在丰富的学习体验中获得。 三、教学教研结硕果 一年来,学校先后举行了“全体教师过关课”“青年教师优质课”“名师示范课”“骨干教师引领课”“信息技术融合课”“微课大赛”;“教师经典诵读”“青年教师演讲比赛”“基本功竞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校的教学模式经过实践探究形成专项课题,市级课题《传统文化与课程的整合》、《构建生命课堂“四环节”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小学数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均已顺利结题;我校李进娜老师作为我市唯一一名选手参加“省汉字听写大赛”,并获得省二等奖的好成绩;孔丽君、郭改菊教师参加的“鹤壁市第三界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荣获教师组二等奖;4人代表区参加市优质课大赛,其中肖剑、武雪莲获一等奖,冯改叶、窦燕青荣获二等奖;毛海涛、张清获市信息融合课一等奖(全区共5名教师获得一等奖,我校占2名);李进娜获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一等奖;冯改叶等4人获市二等奖;毛海涛老师受市教研室的邀请,给全市美术教师做培训;王好勤、李进娜老师辅导的小记者文章50余篇在《淇河晨报》上发表;李艳明、彭珊珊等多名教师撰写的论文、案例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或获奖。毛海涛、单瑞斌等15人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书法活动”中获市一等奖。通过课改、通过实践,通过真抓实干,每个教师都收获满满,实现了师生共成长。 近年来,我校先后评为“鹤壁市教研工作先进单位”“鹤壁市教学研究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等等,每一项荣誉的背后,都凝聚着全体师生的努力和心血。也充分体现了我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重视师生共同成长,重视师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鹤壁市鹤山区中山小学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