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泰宁县下渠学校开展劳动实践基地上农耕教育课活动时间:2022-01-14 教育文摘周报1月14日福建讯(记者 陈强 艾模钦 通讯员 谢弘)播种季,在芬香的泥土地种下嫩绿菜苗;种植季,在杂草间埋头劳作;收获季,采瓜摘果,闻新鲜的香气;分享季,把累累硕果做成一道道佳肴。。。。。。近日,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下渠学校教师带领学生在“渠园”劳动实践基地上农耕教育课。因为丰富多彩的学农实践,下渠学校的“渠园”劳动教育基地成为了学生们心中最爱的乐园。 走进泰宁县下渠学校,俯瞰“渠园”种植基地,一个硕大的“渠”活灵活现。尽管寒气袭人,“渠园”依然郁郁葱葱,丝毫没有凋零的迹象。晴空下, 冬日的“渠园”种植基地仍然惊艳亮相,透露着诗意和生机。 据悉,泰宁县下渠学校把“农耕教育进校园”作为特色教育之一,利用校园内的空闲地块开辟出劳动实践基地,开设农业生产知识第二课堂,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体验农耕中增长知识,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学校把加强劳动实践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和突破口 ,结合学校“博雅”德育教育积极开展劳动教育体系的完善、实践操作的探索、校外劳动实践基地的合作等教科研活动,促进学生树立“成就自己、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正确劳动价值观。学校打造的“渠园中药材种植园”2019年被确定为福建省百个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 校长严卫平介绍说,学校的“渠园”劳动基地有2400多平米。以渠字作为建园的一个规划,灵感来源于大理学家朱熹。朱熹曾到下渠讲过学,赋诗一首《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和下渠书乡墨乡的建设、学校博雅校园的建设不谋而合,因此取名为渠园,用渠字作为建园的特色造型 。 渠园的中草园种植基地建园于2019年9月份,11月通过了福建省百所劳动实践基地评估,是福建省唯一一所中草药种植园。种植园里种植了30余种中草药,养殖1000多头观赏鱼,有锦鲤、金鱼、红草等。作为校内主要种植基地,“渠园”有三个联通池塘和区域种植,池塘饲养鱼类、荷花、菖蒲等,种植区域以蔬果、中草药、花卉、各类植物等为主。疫情停课期间,学校打造了三口观赏鱼塘,增种了十几种中药材,增添了一些景观石。接下来准备硬化渠园的步道,架设鲜花长廊,建设灌溉系统和观赏灯,还准备做一批宣传长廊。 同时,在打造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中,下渠学校以“渠园文化”的实施为总抓手,落实了校外劳动教育基地,与大坑村仁寿堡花卉苗圃生态基地,大坑村百香果种植基地、热带鱼养殖基地、玫瑰花种植基地、蔬菜大棚种植基地等建立合作关系,校外基地为学校提供苗木和种植技术,同时也是学生参与校外实践活动的基地。“通过丰富多彩的学农实践活动,结合学科特点进行田园文化教育,造就生态学习环境,让师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文化内涵。”严卫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