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教育纵横 >>教育要闻 >> 福建泰宁县朱口镇中心幼儿园开展“梅林戏曲进校园 非遗传承润童心”活动
    详细内容

    福建泰宁县朱口镇中心幼儿园开展“梅林戏曲进校园 非遗传承润童心”活动

    时间:2022-01-14     作者:教育文摘周报福建新闻中心   阅读

         教育文摘周报1月14日福建讯(记者 陈强 艾模钦 通讯员 章航)琴声悠扬,脚步翩翩。近日,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朱口镇中心幼儿园孩子们在练习梅林戏表演。近年来,该幼儿园将当地家喻户晓的梅林戏曲引进校园,邀请专业老师为学生讲解梅林戏剧表演技艺和经典唱段,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微信图片_20220114150042.png

         在泰宁县朱口镇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梅林十八坊,十个弟子九担箱,敲起叮当鼓,唱起摩郎腔(道士腔),茅担抬臼窟,扛到段中央,搭起戏台来,唱到大天光。这表达当时朱口人对戏剧的热爱及梅林戏蓬勃发展的情景。“随着时光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当地老百姓已经很少能听到独具特色的梅林戏了。我最自豪的是,我把梅林戏曲等当地传统文化植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在多年的努力下,梅林戏曲、朱口花灯等传统文化在我们幼儿园遍地开花。在这里,不仅能听到稚嫩又清脆的童声唱着这首民谣,更能看到孩子们对梅林戏曲的精彩演绎。”园长谢德花说。

    微信图片_20220114150047.png

         在幼儿园内一方小小的梅林剧场上,家长们经常可以欣赏到孩子们的梅林戏曲表演。孩子们穿戴整齐,带着自己制作的头饰,缓缓踱步上场,在台上一点也不怯场,举手投足间,有模有样,尽显演员风采,跟专业梅林戏演员相比,毫不逊色。幼儿园老师介绍,在梅林剧场,所有的节目都需要提前由小演员选择表演戏曲并提前公示然后严格按照节目安排定时表演。《看大戏》《莲生子》《梅林谣》《赶花轿》等各种剧目表演都是小演员们的拿手本领。

    微信图片_20220114150051.png

         虽说戏曲讲究“唱、念、坐、打”四功,但是梅林戏还是有自己的独特韵味。如:老生的表演较有特色,出场时,三步跨至上场门(九龙口);整冠时,五指朝天,五指理髯;旦角的表演,要求高不过眼,手在胸前,行不动裙,言不露齿。上、下楼的动作,生、旦均有上七下八之诀,即上七步,下八步等等这样的细节之处。还有“洗马”“耍獠牙”“吐火变群”等特色技艺。这些高难度的技艺,在老师们深挖下,真正做到了“走进梅林,了解梅林”。

    微信图片_20220114150102.png

         只有真正深入了解一种文化,你才能真正接受他,爱上它,珍惜它。而我们的梅林戏正是这样具有独特魅力的存在。我们凭着梅林小剧场给孩子们搭建创作表演的舞台,让有兴趣的孩子们在这里自编自演,穿上自己喜欢的戏服,戴上自己亲手制作的脸谱和头饰,体验自由表演的乐趣。这样孩子们在表演过程中不仅多方位了解了本土戏曲文化,还收获了自信和快乐。生长在朱口的地域文化资源丰富的环境里,我幼儿园的孩子们非常幸福,因为他们是听着青云塔的传说,看着梅林戏长大的。谢德花说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