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本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效结合的教学成果报告时间:2022-01-19         【摘要】该课题教学成果的推广主要针对城乡结合部初中语文“文本教学”与“写作训练”不能有效结合、结合度不够、缺乏系统的教学方法等问题,旨在研究二者有效的结合方法。通过仔细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结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守正创新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方式。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专题研讨、经验总结及成果推广等方法扎实推行,把课题研究的理论成果在教学实践中验证,验证后再次理论总结,再次实践应用,循环往复进而构建一系列“文本教学”与“写作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一)题解 本课题主要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本教学”与“写作训练”如何做到有效结合的问题。 (二)“文本教学”与“写作训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访问、座谈和问卷调查,课题组发现目前城乡结合部初中语文教学在“文本教学”与“写作训练”上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1.在文本教学中,教师对“文本教学”与“写作训练”孰重孰轻、如何有效处理的问题认识不清。 2.在文本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对文本零碎解析,忽视对作文的有效指导。 3.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能有效学习文本的写作技巧,写作训练中时常常无话可说缺乏方法。 4.现有课堂模式不能有效满足新课程改革“凭借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对单元模块的文本教学与写作训练进行有效整合”的需求。 (三)“文本教学”与“写作训练”关系的研究现状 关于“文本教学”与“写作训练”的关系,学界已经有很多讨论,大多认为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文本教学是内化的吸收,是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过程;写作则是外化的表达,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过程。通过文本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表达才具有心理前提。同时,文本还能为作文提供范例,提供技能模仿运用的直观形式。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将文本教学与写作训练进行有效地结合,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 (四)研究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 “教学建议”中提出 “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实践上针对城乡结合部寄宿制初中生这个群体,有效解决了“无米之炊”和“有米难炊”这两个瓶颈。 (五)研究目标 1.探讨出“文本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效结合,构建更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 2.探讨出教师挖掘“文本”教学资源,提高“写作”能力的教学技巧和步骤。 3.探索出学生以“文本”为范例,掌握“写作”的思维方法及训练程序。 4.探索出更加适合新课标要求不同文体“文本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效结合的具体方法。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一)解决问题的过程 1、加强学习,夯实理论基础 2、调查分析,初拟推广方案 3、制定方案,确定结合文体 4、明确分工,制定推广步骤 
 课题成果推广成员分工明确,认真梳理教材,按照各自的分工,结合主要推广学校的实际情况,大家集思广益,精心设计,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找准每种文体的结合点,分门别类地对教学设计、PPT、教研活动的开展、推广的范围和途径等相关素材进行整理,切实把文本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效结合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多渠道搜集文本教学与写作训练相结合方面的文献,获取与课题相关信息。 2.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问卷、座谈等方式,对教学成果推广进行调查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3.实验研究法:本课题的研究紧扣课程标准,深挖教材,选取推广学校和实验班级,通过观察、反思、修正,使课题研究更科学更规范。 4.专题研讨法:邀请许昌学院课题组专家团队多次面对面指导,向省级甚至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学习,重建提升该成果 5.经验总结法: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不断地总结经验,把获得的经验加以提炼总结,循环往复,不断优化。 6.成果推广法:通过研讨总结,课题组对成果进行了有效推广。确立主推学校和实验班,其他区域和学校试推行,效果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对“文本教学”和“写作训练”孰轻孰重的关系进行了梳理 “文本教学”不是教师对文本板块式、碎片化的分析,也不是把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与赏析强加给学生,更不是对文本内容的单纯学习,他是一个综合的学习过程。无论从语言文字特点、沟通交流能力、内容素材的选取、思想领域的引领、对国家民族情感的培植、对家国情怀和担当等等,都是要通过“文本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效结合才能实现的,决不能割裂二者或者偏重一方,应该是两者都要抓,两者都要硬的关系。 (二)文本教学模式的构建 通过初中语文“文本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效结合相关文献学习,进行问卷调查对成果推广的可行性分析,结合访谈了解学校文本教学与写作训练的状况(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开展调查),确立不同文体“文本教学”与“写作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课题成果有效、深入、扎实推广。 1.记叙文 从记叙文常见的描写方法入手,重点放在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再从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片段模仿,然后从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象征等表现手法讲练结合;接着从设置悬念、开门见山、前后照应、倒金字塔等技巧进行谋篇布局,最后是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训练。 2.说明文 侧重从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及作用,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说明文的顺序这几个方面向文本学写作。 3.议论文 着重从议论文摆事实讲道理等常见的论证方法及作用,议论文的语言特点,议论文的结构这几个方面向文本学写作。 4.其他 一是书信,比如与新疆巴里坤中学手拉手书信架桥梁,既是应用文的练习,也是爱心的延伸;给爸妈的一封信,在练习应用文的同时,与家长及时沟通培养感恩之心。二是向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学习写演讲稿,既把握演讲稿的语言特点,也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三是学习《消息二则》,运用所用的新闻知识,练习叙议结合的手法。四是根据《出师表》内容编写剧本,根据诸葛亮的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给任务写传记等。 (三)在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凭借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对单元模块的文本教学与写作训练进行有效整合”方面作出的努力。 
 通过在城乡结合部对寄宿制初中生进行“文本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效结合的训练,更好的落实了新课标“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在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应加强平时练笔指导”。通过“文本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效结合教学,学生成绩,核心素养都得到明显提升。 (四)最后的反思 针对城乡结合部寄宿制初中生的教学写作中存在的“无米可炊,有米难炊”现象,我们致力于在有限的课堂内,提高课堂的容量和效果,不仅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文本教学,还要强化写作训练的短板,并竭尽所能补充上语文核心素养所需要的相关知识,更好的实践新课标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成果推广中,我们将针对以往推广中发现的问题,不断探索新路径,寻求新方法,灵活、系统、全面地指导学生向“文本”学“写作”,使学生能够将文本中的写作资源融为己有,从而使“文本教学”与“写作训练”的结合更加紧密,提升教学效果,达到进一步“利用教材,发掘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目的。(许昌学院附属中学 鲁会平 汪李涛)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区培民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2、《阅读与写作训练》 张文海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3、《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年1--9期 4、《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10月版 5、潘恒婷.让文本发挥“例子”的作用[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7,(04):56. 6、芮建民.在文本教学中开展写作训练的策略[J].广西教育,2012,(14):23-24. 7、周燕.让“文本教学”与“写作训练”联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01):43-45. 8、白传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J].名师在线,2021,(15):31-32. 9、黄国紫.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分析[J].新课程,2021,(06):48-49. 上一篇疫情下如何正确看待追星现象下一篇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