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都区洪河屯乡一中崔利缘老师抗疫事迹时间:2022-01-23 近日,在抗击疫情的志愿者中,涌现了许多先进事迹,殷都区洪河屯乡一中崔利缘老师就是其中一位。 根据疫情形势,需要全体教师参与疫情志愿者工作,明天第一组上岗,七时三十分到达责任村委。接到通知的次日清晨,崔利缘老师像往日一样起床,给孩子们准备好早餐,吃完早餐,拎起包,走出家门。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奥密克戎,她的生活依然是家和学校之间正常的往返,而这次,前进的方向不是学校,而是抗疫一线——洪河屯乡东北街村核酸检测点。开车穿越黎明前的黑夜,一路奔向目的地。穿防护服,戴上手套、鞋套,一切准备完完毕,打开手机,登录,扫开箱码,扫试管码,开始采集人员信息,封管,这一系列的操作不比她拿起粉笔、走上讲台、导入新课那么熟练,但第一天上岗她便能如此井然有序地进行工作,是因为她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接到通知后提前下载了疫情病理检测系统APP,并从网上查阅学习如何操作。她沉稳、严谨、认真,这是她对待任何事情始终坚持的态度。 1月14日,第二次抵达核酸检测点,1月16日,第三次奔赴核酸检测点。是使命,也是责任,疫情当头,她信念坚定、责无旁贷,在她的身上彰显了一名普通教师的师德风范。 1月18日,是崔利缘老师最忙碌的一天。上午12时,在核酸检测点完成任务后,简单的吃了饭,稍作休息后又开始了她另外一件重要的工作——帮同事、朋友、亲戚采购生活用品。之前她与李小玲老师的一次通话中得知,李老师所在的小区已被封控,生活物资购买比较困难,好几天了,除了白菜就是萝卜。“李老师,需要什么写个清单,我今天帮你采购。”“利缘,我是方老师,今天走的时候帮我给家人捎些东西。”又是一个同事的嘱托;“缘儿,一会儿给浩浩捎些吃的。”这是姑姑的电话;“利缘,今天走的时候帮我把这袋菜拉走吧。”这是同事卢老师的请求。一个个电话打过来,她都是肯定的回答“好的,没问题!”骑着电动车,衣兜里揣着购物清单,她已顾不上手被冻得冰冷,一趟又一趟地采购生活用品,直到下午四时,最后一件物品放入车内。 她对照清单,把每个人的物品集中放一起,规划好送货路线,将物品有序规整。此刻,车的后排座上堆得高过了靠背,后备箱内塞得满满。六点钟出发了,第一站中华园小区,送到后迅速驶向第二站水木清华小区,此时发现通往其北门的路全部用铁皮围挡封堵,一番周折后,终于将生活用品送到同事手中。第三站上城公馆小区,送卢老师及其物品。第四站福佳斯,最后一站到家,卸完所有的东西,已是晚上九点钟。这一天她在朋友圈中写道:这一天过得充实而幸福,自己能为别人做点儿事,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这就是她,有人请她帮忙,她从不会拒绝。这就是她,一个做事有耐力而又善良的人。在疫情中,她用平凡的举动温暖着身边的人。 1月20日,校领导在工作群里进行了志愿者服务第三次分工,这一次分工全部是男教师。疫情形势严峻,市区许多道路阻断,疫情防控指挥部已下达规定原开具的个人工作证明及车辆出入证失效,要求志愿者骑电动车到岗且吃住在单位。当她看到通知后,考虑如果自己去做志愿者比别的老师方便,就主动向学校领导请缨:窦校长,我老家是东南街村的,我去做志愿者吃住方便,跟爱人商量过了,原本说他去当志愿者,我在家看孩子,考虑这几天天气太冷,他的腿受不了风寒,最后决定我去。电动车已经充满电,随时待命。她质朴的言语,温暖了许多人的心。 这就是她,一个普通的教师:她心中有爱,敢于担当,铸就了为师之魂。 在这次疫情防控战“疫”中,有许多像她一样的老师,他们走下讲台,坚守在抗疫一线,他们同心协力默默奉献。点点萤火,汇成人间星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