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电子报纸 >>理论实践 >> 研双减之策 赏数学之美
    详细内容

    研双减之策 赏数学之美

    双减扬帆正当时,不负时光行且知。时间像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流过了新学期的序幕,也留下道道水纹,阳光下水纹泛着奋斗与收获的粼光,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双减”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作业建设的转变。

    课堂形式的转变

    想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灵活地运用导、学、练教学程序,课堂上的重点要放在学生的合作交流、猜测验证、知识联系生活中。如:五年级下册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课堂上,以教师为主的讲授转变成了小助教讲解展示,学生们通过小组研讨、探索推理、互相答疑,带着问题思考,从思考中解惑,再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到生活中实践应用。


    莲花街小学+孟楠楠+“l双减”之下,谈数学文字272.png


    命题方向的转变

    针对“双减”,又遇疫情,期末质量测评改为了线上乐考的方式进行,一、二年级数学乐考,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数学王国,“时间大师、计算高手、心灵手巧”等,每个关卡里的观察、体验、操作、表达,都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在游戏里共享“会学、会玩、会创造”的快乐,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三年级是小学阶段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期。因此,设计合理、高效、有趣的习题对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思维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四-六年级的数学老师结合课标,每位教师推荐一道好题,再原创或改编一道题,并进行亮点题分析。有独立的原创,有交流后的改编,涵盖内容领域、能力维度和水平层次三个数学学科重要的命题维度。例如:六年级期末卷子当中出现的画出小明的行走路线图等,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莲花街小学+孟楠楠+“l双减”之下,谈数学文字664.png


    作业形式的转变

    数学老师们通过对数学教材深入分析,关于作业提出几点思考:1.研读课标,深挖教材。理解编者设计意图和设计思路,形成知识框架图,帮助学生生成知识架构。2.作业减压,例题优选。将作业中的易错点,重难题型改编,作为课堂的例题。3.精选作业,减量不减质。希望通过精心设计作业,成就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作业的布置和设计中,采用书面和实践相结合,分层次布置作业,多一些动手实践的作业。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双减”,我们用心行动,学校赋能,教师蓄力,家校携手,与爱同行。双减之路,任重而道远,莲花街小学会一直在路上,且思且行,以“减”促“增”,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郑州市高新区莲花街小学  孟楠楠)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