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热点聚焦 >>焦点新闻 >> 翟元斌 ‖ 从雷锋的世界走过,读懂他的人生观
    详细内容

    翟元斌 ‖ 从雷锋的世界走过,读懂他的人生观

    时间:2022-01-29     作者:教育文摘周报网【转载】   阅读

    “一个革命者,当他一进入革命的行列的时候,首先要确定坚定不移的革命人生观。树立这样的人生观,就必须注意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处处为党的利益、为人民的利益着想,具有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风格。能够为党的利益、为集体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

    ——雷锋


    雷锋精神是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结合。其中最光彩照人的,是关于对人生的认识。雷锋同志以其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正确解决了“为谁活着,怎样做人”这个根本问题,从而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雷锋的人生观,具体体现在他的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上。


    翟元斌 ‖ 从雷锋的世界走过,读懂他的人生观



    一、雷锋的人生目的——“我活着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雷锋说,我活着就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要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我活着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雷锋对自己人生目的的根本看法。所谓“人生目的”,就是人一生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终极结果,所要达到的境界。雷锋的这一人生目的是他的人生观的核心内容,是他全部人生实践所要遵循的宗旨,也是他生命历程所追求的境界。在社会主义时代,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要求人们树立反映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代表绝大多数人根本利益的人生目的,而雷锋的人生目的则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合理性,体现了这种时代要求。

    明确的人生目的,使雷锋认识到人生的短暂,生命的宝贵,从而决心把有限的宝贵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在人生旅程中,最珍贵的是青春,而雷锋决心把自己可爱的青春献给祖国最壮丽的事业,生命历程、青春年华是由分秒组成的,雷锋把一分一秒的青春年华,除了吃饭、睡觉等生理需要外,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事业、奉献给党、奉献给人民。

    明确的人生目的,使雷锋内心充满了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及献身意识。作为人民的一员,他总是愉快地多给予别人,而毫不计较个人得失,作为人民的子弟兵,他决心勤学苦练,练就真正的硬本领,坚决保卫我们的祖国,保卫我们国家的建设,随时准备给侵略者以致命的打击。至于“那些个人的军衔级别”,他却真没时间考虑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刻准备着为党和阶级的最高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直至生命。

    明确的人生目的,还体现在他正确地处理人生面临的种种关系。在处理个人和集体、革命利益关系上,他“革命”利益高于一切,为集体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在处理个人与群众的关系上,他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勤务员,认为自己的崇高的理想就是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在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上,他总是愉快地给予别人,而不计个人得失,在处理个人理想和革命事业的关系上,他要求自己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党把自己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

    雷锋的人生目的还反映在他对待公与私,爱与憎,苦与乐,痛苦与幸福,生与死等一系列问题的态度上。对待爱与憎,他有“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对待言与行,他有“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对待公与私,他有“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对待苦与乐,他有“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对待生与死,他有“生为人民生”,鞠躬尽瘁,“死为人民死”,视死如归的精神。

    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对人类历史上一切进步、文明、有价值的人生目的观的继承和发展。

    然而,更为突出的是,他的这一人生目的是无产阶级人生目的的个性化的生动体现。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过:“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这不仅是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性质的说明,而且也是对无产阶级人生目的的表述。而毛泽东同志则把无产阶级人生目的明确表述为: “为人民服务”。无产阶级的人生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为指导的,它克服了历史上其它阶级人生目的的局限性,比以往的和现存的其它阶级的人生目的更先进,更崇高。

    雷锋的人生目的是雷锋一生的行为向导,它支配着雷锋一生的活动,表现在雷锋人生实践的各个方面,贯穿于雷锋人生过程的始终,使他做到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因而必然引起每个热爱人生、热爱生命、渴求进取的人的向往和追求。这正是雷锋精神能够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薪火相传,经久不衰,产生久远影响的内在原因。


    翟元斌 ‖ 从雷锋的世界走过,读懂他的人生观



    二、雷锋的人生理想——“一个心眼向着共产主义”

    雷锋的人生观是以共产主义理想和信仰为精神支柱的。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对未来都充满憧憬、向往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在雷锋短暂的一生中充满对人生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也就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翻开雷锋日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为全世界的劳苦大众的“自由、解放、幸福而贡献自己毕生的全部精力,直至最宝贵的生命”等熠熠发光的语言不时映入眼帘。共产主义理想是雷锋人生的奋斗目标和精神支柱。正是因为雷锋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才使他的思想和眼界变得更加开阔和远大。才使得他在平凡中体现出伟大,在困难挫折面前充满信心。

    共产主义理想是雷锋人生航程的指南针、目的地、精神支柱。在人生理想上,雷锋最可贵之处还在于他把远大理想与革命事业、同本职工作,同自己的所作所为一点一滴及一言一行自觉地联系起来。他说:“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他深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们开辟了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他自觉地把眼前的工作当作实现远大理想的桥梁,把做好本职工作当作实现远大理想的立足点,从而把远大理想和具体实践活动自觉联系起来,并自觉地身体力行。

    在共产主义理想的引导下,雷锋确立了自己的道德理想。道德理想是指人们所向往的理想人格,做人的楷模和标准?雷锋的道德理想,就是要做一个像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白求恩、方志敏、邱少云那样的人。雷锋少年时就崇敬刘胡兰,常把刘胡兰故事的书籍珍藏在身边。他入伍的第一天,就把黄继光的画像贴在日记本上,并在下边写道:“我永远向您学习……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入火海上刀山,我甘心情愿,头断骨碎,身红心赤,永远不变。”他还说过: “一个人活着,就应该象白求恩同志那样,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和整个生命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全部献出。”他在日记另一处又写道:“永垂不朽的革命烈士——方志敏永远是我学习的好榜样。”平时,他自觉以英雄人物作为道德理想的追求目标。在最困难、最艰苦的工作中,他以黄继光为榜样,浑身是力量,信心百倍,意志更加坚强;在外出执行任务或在最复杂的环境中,他以邱少云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纪律,当得到幸福和享受时,他以白求恩为榜样,先人后己,把享受让给别人。就连出差到沈阳办事,他也抽空怀着崇敬的心情到北陵烈士陵园, 瞻仰烈士墓、细观碑文、凭吊先烈、陶冶情操。决心以先烈为榜样,做一个像先烈那样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

    雷锋的人生理想还反映在他的职业理想上。雷锋的职业理想是共产主义理想、人生道德观念的落脚点。还在雷锋小学毕业时,他就曾表示将来要做一个好农民、好工人、好战士。雷锋的这些职业理想后来都实现了。

    在职业理想上,雷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做一颗革命的螺丝钉,党把自己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

    总之,雷锋的人生理想是崇高的、远大的。这体现在他以共产主义理想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雷锋的人生理想又是现实的,这体现在他以英雄人物作为道德理想的追求目标,以职业道德作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目标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还体现在他每做一件小事都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为共产主义大厦添砖加瓦。为了远大目标的实现,有一种“每天挖山不止”的愚公移山精神。


    翟元斌 ‖ 从雷锋的世界走过,读懂他的人生观



    三、雷锋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多做贡献”

    雷锋对人生价值的认识也是他的人生观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雷锋说,人的价值根本在于劳动,在于创造,在于为社会多做贡献。在雷锋看来,人的价值主要反映在他的创造性劳动上,体现在他能更多地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上。因此只有社会需要才能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离开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人的价值就无从谈起。可见,雷锋的价值观是以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为价值取向的,在他看来,衡量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价值,就是要看他的人生目的和社会行为是否有益于社会和人民,是否为社会“多做贡献”。有益于党和人民、有益于国家,是雷锋人生价值观的根本立足点、实质和核心。

    雷锋的人生价值观反映在他和人民的关系上。他自觉摆正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认识到“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自觉摆正“自我”在集体、社会以及人民群众中的位置,尽心尽力为社会做贡献,从而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雷锋的人生价值观还体现在他竭尽全力地奉献精神上,这是雷锋价值观的核心所在,也是雷锋价值观的根本落脚点。对此,雷锋在日记中曾有一段形象、生动的表述:“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人生价值主要不在索取而在贡献、奉献。正是从这种人生价值观出发,才使雷锋在平凡的一生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才使得他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对社会产生了深远、持久和广泛的影响。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现在这代人往往注意我们发明了什么,有哪些著作,实际上我们这些人的道德行为对世界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大”、“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雷锋生前虽是一个普通战士,但在他身上体现的人生价值的力量,却是无穷无尽的;是亿万人民人生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一面旗帜。他的人生价值观所起的作用和社会影响,甚至远远超过一些权威并重的领导干部。


    翟元斌 ‖ 从雷锋的世界走过,读懂他的人生观



    四、雷锋的人生态度——“永远力争上游”

    雷锋的人生态度也是其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人生态度,即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影响下,经过生活的自我体验,所形成的关于人生问题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及表现。雷锋的人生态度主要表现在言行一致的作风,积极进取力争上游的生命活力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上。

    言行一致是雷锋人生态度的重要表现。雷锋信仰共产主义,因此他从参加革命那天起,就时刻准备着为了党和阶级的最高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直至最宝贵的生命。雷锋以社会主义道德的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他默默地,一丝不苟地实践着。雷锋言行一致的人生态度反映在工作和事业上,就是崇尚务实,不屑空谈,正如他本人所说: “我觉得当一名无名英雄是最光荣的。今后还应该多做一些日常的、细小的、平凡的工作,少说漂亮话”;反映在同志关系上,是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对别人的反映和意见不能拒绝,那怕只有百分之零点五的正确,也要虚心接受。”

    积极进取是雷锋人生态度的鲜明特征。他说:“青春啊l永远是美好的,这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这种人生态度反映在雷锋的学习上,是一种“钉子”的精神。雷锋文化程度并不高,但他以日记的形式,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其“钉子”精神之花结出的丰硕之果。雷锋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体现在工作上就是向朝气蓬勃的同志看齐,就是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对人生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是雷锋的人生态度的一个具体表现。雷锋从不悲观,总是尽可能地为国家和人民的困难而分忧,并能在行动上为克服困难去积极行动。雷锋对待困难不仅“遇虎而打”,而且“找虎而打”,做“暴风雨中的松柏”,不做温室中的幼苗。他为人民勇于吃苦,以苦为乐;在对待生死上他认为“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体现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并达到二者完美的统一。

    雷锋的人生是短暂的,然而短暂中却留下了永恒,他以其崇高的人生观,在亿万人民心中树立起来了一面人生价值和道德准则的旗帜。

    在这面光辉的旗帜面前,什么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权力至上、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的人生目的,都显得丑陋不堪,在这面光辉的旗帜面前,什么“理想理想,有钱就想”,什么“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的所谓“理想”都显得卑微可怜,在这面光辉旗帜面前,什么“自我保存”、“自我设计”,“他人是地狱”的人生价值观都显得十分渺小。

    面对雷锋的人生观这面光辉的旗帜,每个热爱生命、热爱人生、渴求进取的人,在人生征途的跋涉中,都在思索人生目的:人为何而活?人以什么理想为精神支柱?人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有意义?应该怎样做人?都将从雷锋的人生观中得到启迪。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