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网络信息时代,打破了地域阻隔和资源壁垒,网络信息的多元化,丰富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资源,为师生提供了更多发展和成长的可能性。 这种情况,有利于城区师生的学习和发展,对偏远乡村地区的教师和学生来说,更是一种福音。互联网弥合了城乡差距,促进了全球联通。任何老师、学生和家长,只要你有成长的方向和愿望,总能利用网络助力自身的成长。 一、利用网络实现自身教与学的需要 “双减”时代来临,教培行业已经开始洗牌,包括行业巨头新东方等已经开始转型,部分教培机构已经关门。“双减”要求学校重构育人模式,重构教育生态,回归学校教育主体地位。 这种情况下,网络上丰富的优质课、公开课资源,提供了教师学习观摩的资源,有利于教师自我培养、自我学习、自我提高,提高专业能力和素养。许多专家的现场讲座,更有利于教师站在课改前沿,更新教育理念,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另外,网上教学资源的存在,也有利于家长在家辅导学生,根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辅导,填补社会教育机构取消之后的空白。既有利于补短板强弱项,也有助于培养兴趣和特长,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二、网络教学资源使师生学校工作、学习的有益补充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不再是象牙塔,而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都需要家庭和社会的介入。 比如教师读书提升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网络资源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比如理论文章、专家讲座、实践材料等,还有开展书香校园和培养书香家庭、书香教师的指导等,有利于把教师培养和书香校园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学生的阅读也是如此。首先,网络资源可以提供温儒敏、曹文轩等专家学者作家给孩子的读书建议,提供各年级有针对性的阅读书目,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包括学生的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开展,也都可以先进行网上学习,启发创意。甚至通过网络开展咨询,接受教师指导,与同学开展合作等。 三、网络资源有助于师生开展方向性的深度学习和研究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学校限于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目标性,很可能满足不了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需要。这时候,学生就会向外探究,比如到图书馆和资料室查阅资料,搜索网上相关资源,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实现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甚至为自己一生的志向奠定基础。 一部分教师也有很强的发展和成长欲。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们希望成为作家、书法家、音乐家、画家。可是,校内的条件对他们成长和发展也是一种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一是会加入一些协会实现成长需求,一方面也会努力自修,包括写作、练字、绘画等。通过网络,他们可以加入一些相应的微信群、qq群,关注自己有兴趣的微型公众号等,通过公众号开展学习,在群内进行切磋交流。 四、网络存在有助于师生找到自我定位 通过网络学习和交流、成就展示,有利于师生更好地自我审视、自我评价、自我定位,认清差距,明确方向,自我调整、自我加压,制定发展规划,坚定人生方向。 个人一小步,集体一大步。每个人小目标的实现,在一个学校就是几百人、几千人。这些成就加在一起,就是惊人的。可以形成一个学校的发展特色,一个集体的群体效应,产生共鸣和社会影响,提升家长、社会对学校发展的满意度。 当然,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对一部分自制力不强的师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形成网瘾、沉迷游戏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这方面也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就像一个人,我们既要用其所长,也要有一定的道德、纪律和法治约束。 科学合理地用好网络,帮助师生实现自主学习,助力师生成长,也实现学校教育特色、多元、可持续发展,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南阳市第十一小学 赵红乐 田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