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让孩子们成为“双减”政策最大的受益“双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双减”政策的落地,将为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赢得更多时间和空间,提供更多自主选择和自我掌控的机会。 “双减”之下,家校合力尤为重要。一方面,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统一思想认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原原本本,不打折扣地落实好“双减”政策。另一方面,老师和家长也要密切配合,彼此信任,互相理解,既让孩子们能在课堂上高效学习,也让孩子们能在作业中补充学习。让教育回归初心,让孩子回归自然。 然而落实“双减”政策,是个艰巨的任务,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百分百顺利。我们六年级是这样做好家校协同,探索“双减”新路径的。 首先,做好“双减”政策的解读宣传工作。作为班主任,本期我们召开了三次与“双减”政策有关的线上家长会。 
 积极向家长宣传和解读,同时指导家长面对双减,家长该怎么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多次督促家长和孩子一起观看与“双减”相关视频,家长也时不时利用微信群互相交流分享。 
 
 坚持标准先行。将“双减”内容纳入家长职责清单,让“唤醒家庭、唤醒父母比唤醒孩子更重要”的理念深入人心,为家长参与支持“双减”营造氛围。班主任除了电话、微信跟家长沟通以外,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家访,沟通落实“双减”中的一些难题和困惑,让家长充分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也让老师及时掌握家长的所思所想。家访中我们提议每个家庭召开家庭会议,拟定合理的家庭公约,和孩子一起共同探讨学习,养成良好习惯,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提升孩子综合素养,传承优良家风。 
 
 仪式化设计家庭生活。我们以“更有仪式感、更具生活化、更显人情味”为导向,建议家长放下手机,给孩子高质量陪伴等习惯,真正将“双减”理念落实到家长的具体行动中。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开展“亲子共读”“体育运动”“家庭旅行”“劳动家务”“公益活动”等项目,不断提升日常生活的体验度、亲子关系的亲密度。建议家长注重生活仪式感,让孩子感受亲情、体验温情。同时也培养孩子劳动技能,增长孩子生活才干,磨炼孩子的意志品质,懂得家长的辛劳。“为孩子提供优质的陪伴教育,这是家长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六三班李郑亿的家长发出这样的感慨。 减负不是减责,“双减”落地落实,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双向奔赴”。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健康成长。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只有家校携手,才能让孩子们在“双减”改革中,真正受益。(郑州市高新区莲花街小学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