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如何让培训变为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了促进教师快速成长,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强化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综合素养以及育人水平。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教师在自我成长过程中的培训措施及培训目标。 关键词:教师;成长;培训措施 
 引言:为了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需要及时构建出高素质、高质量且适合课程改革的教师团队,切实提升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综合素质教育以及强化基础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准,各地区学校需要将培养青年教师作为重要工作,并将其融入学校未来发展的规划中,促使青年教师可以尽快熟悉岗位并担任关键的教学任务,逐渐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骨干的储备力量。 一 、制定教师培训目标 结合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后对青年教师提出的素质要求可以看出,学校需要将上岗工龄五年内的青年教师归纳入培养对象的阵列当中。首先,引导新入教师做好本质角色的高度转换,由原本的学生地位逐步转化为教师地位,并对其开展工作责任类和组织能力类的培训学习;其次,严格把关教学常规,将教师备课环节、上课环节、辅导环节及听评课环节加强指导;最后,构建科学有效的学校考核制度,考核内容需要涵盖教学心得体会、汇报、教案设计以及活动方案等,以此来促使青年教师在综合素养、师德品质以及教书育人等方面的能力符合教育水准。 二 认真落实培训措施 从整体视角来看,培训可以促进并加速教师的成长,无论开展哪种形式的培训都会对教师的个人发展与进步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一)注重思政工作 据相关研究表明,教师的生涯历练及精神态度与其自身的成长有着不容小觑的关联性,在培训过程中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等方面的磨练,可以切实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及教育水准。关注教师成长与培训过程中,需要对青年教师思想观念等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促使教师在培训工作中对教育事业形成一定的热爱,充分彰显出为人师表、教育育人的基本道德品质。通过多样化培训方式组织教师团队学习各种教育文件,切实提升教师对国家教育政策和教学方针等理论认知,通过学校骨干教师和先进教师的成功案例及经典事迹加以激励,促使青年教师形成正确的奉献精神和育人精神[1]。 (二)狠抓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也被称为基础教学技能,教学技能培训主要划分为常规培训和提高性专业培训。教师入职后的培训工作中,专业技能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而且整体延续时间相对较长,尤其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一名出色、合格的教师需要在满足新时代发展特点的同时不断强化自身的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和理论常规是一名合格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能力,学校可以通过定期组织钢笔字、粉笔字和毛笔字等相关竞赛项目,以比赛形式促进教师的能力训练,在根本上掀起青年教师专研教育常规以及练习基本功的热潮,另外,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教师与教师之间听课、评课及说课等教育活动,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平。除此之外,学校需要积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基本培训方法,利用节假日或寒暑假期间组织校内的青年教师外出听课、学习,积极汲取外地现代化、科学化的教育教学经验,也可以安排教育专家和领导人员深入校园内部开展学识讲座,为青年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信息。 (三)积极开展教改和教科研活动 在培训工作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定期举办教改和教科研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及时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令其积极主动参与到新课程的教学研讨氛围当中,并及时反思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在研讨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第一时间加以修改和优化,切实培养教科研的主动性及自觉性。另外,学校的管理人员需要定期抓好几项重点工作,其一,开展四查。检查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掌握能力、检查教师的备课结构和内容、检查教师的作业批改效率和能力、检查教师对学生开展辅导工作时的实用性、高效性;其二,抓业务培训。狠抓教师“六认真”的基本工作,主要包括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复习考试以及认真组织课外活动。除此之外还要狠抓教师达标课和优质课的开展进度;其三,抓好四赛。分别为粉笔字比赛、钢笔字比赛、创优课比赛和说课比赛。通过抓好重点工作可以切实提升青年教师多方面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力争为小学教育行业提供更多的教师资源和师资力量[2]。 (四)实施“师徒结对”工程 实施“师徒结对”工程主要指的是促使青年教师在指导教师的帮助引导下健康成长,言传身教,学校需要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1-2名履历丰富、经验充足的骨干教师为师傅,并在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和一般教学工作中开展帮扶、传授以及带领等工作,实现“老带青、青助老”的基本培训理念。每位新入职的青年教师需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构建出科学化的发展规划,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也要在培训过程中引领并督促青年教师在多方面可以尽快入门并趋向于成熟、完善等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多个阶段,然而在教师自身成长期间往往会接触到诸多影响因素。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培训逐渐成为教师成长的关键手段,针对教师开展培训的方式各种各样、内容丰富多彩,这些不同的培训和指导对于教师可以胜任教育岗位以及促使教师高效成长等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第五小学 米存庆) 参考文献: [1]徐莉芳. 入职培训:为新教师成长赋能[J]. 江苏教育,2021,(23):61-63. [2]刘敏. 教师成长应把“根”扎深——在学校校本培训上的讲话[J]. 教书育人,2020,(11):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