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电子报纸 >>理论实践 >> 教给孩子一些“有用的知识”
    详细内容

    教给孩子一些“有用的知识”

    学生最怕考试,老师最怕改卷。学生怕考试是担心考不好怕老师批评、家长揍,老师怕改卷是担心会出现很多个意外,讲过的题不会做,讲多遍的题又错了,成绩又下降了等等。边改卷子边抱怨,有时还气的拍桌子、摔笔杆;不是抱怨孩子笨,就是抱怨孩子不认真,甚至怀疑自己的教学能力了,感觉自己越来越不会教了。分数出来,孩子没有了自信,老师也没有了自信,总感觉收获和付出不成比例。做为老师,我也时刻反思自己,也许大家也和我有同感。记得以前,考试时老师自己出卷子,考试的内容当然都是老师平时讲的、反复强调重点知识了,孩子自然都会,分数就会很高。这样孩子分数越高,自信心就会越强,就会越有成就感和自豪感,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高,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强调的内驱力。内驱力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在自信中慢慢强化出来的。

    小时候电影对我来说还是稀缺的,村里放电影,附近好多村的人都去看电影,我内心也特别想跟着大人去。可是为了学习不落后,担心别人没有去比我多学一晚上,就会主动放弃看电影的机会,有时候就是在自己附近放映电影我也不去看。当时不是为了完成作业,也不是担心老师批评,就是自己想多学点,不想落到其他同学后边,这也许就是“内驱力”吧?

    目前课堂上老师讲的是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或是教参上确定的教学目标。课堂上学生一听就会,做作业时就发蒙,考试的时候几乎是绝望,因为老师讲的内容,做作业时用不到,考试卷子是现成的,和老师讲的关系不大,孩子怎能不绝望?周而复始,孩子们厌学那就是自然的了,因为学得大多是“没用”的知识。我建议老师们,能不能像以前的老师那样,课堂上讲些“有用”的知识?备课时别光依靠《教参》、《顶尖教案》之类的工具书;要多看看课后作业,看看《学习巩固》,看看《单元测试卷子》,然后结合这些讲课时有针对性的重点讲、重点练,让孩子们感觉做作业、做试卷时是有用的,这样孩子们在课堂上是不是会更加认真学习?自信心和内驱力是不是就会提高?

    孩子有了内驱力,学习就不会在“被逼”下完成了吧?也许我这样说你们会认为我特别强调应试教育,这就是为了分数的教育,但是这样至少孩子不会厌学,不会丧失自信心。有了自信心,有了内驱力,我们的素质教育应该也好落实了吧?这也是我的第一步。

    第二步,我要落实“五育并举”,实现素质教育。建立农耕园,建立养殖园,让孩子们利用小组议事,利用项目式学习,在劳动中,在游戏中去体验知识、学习知识,让孩子们感觉到学到的知识是有用的。为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孩子们就会积极主动的学习,内驱力是不是就形成了?终身学习的能力是不是就具备了?我们的教育目标自然就会实现了吧!(安阳市滑县大寨乡小田小学  杜冠鹏)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