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因地制宜,落实双减汪屯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学校探索“1+N”(“1”是1节作业辅导,“N”是体育活动、社团活动、乡村游戏)模式落实“双减”工作。 一是做好“三个一”,作业辅导动真格。学校针对校内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学校将第一节“课后延时服务”设置为作业辅导,以“三个一”(一优一困一辅)模式解决了留守儿童作业辅导的空白。老师们精心设计有梯度的作业:一部分优秀学生,完成开放性思维作业,让优秀学生吃好;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基础性作业,让学困生吃饱;凡是作业完成有困难的学生,辅导老师都耐心进行一对一辅导。 
 
 二是每天锻炼1小时,体育锻炼要达标。该校将体育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弥补了学生在学校锻炼时间的不足。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了跳绳、乒乓球、羽毛球、特色武术操等体育特色活动,改变了单一、枯燥乏味的活动形式,丰富了活动内容,让孩子们完成每天锻炼1小时的体育锻炼目标。 三是培养学生兴趣,各个社团齐开放。老师们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打破班级、年级界限,成立了功夫扇、书法、音乐舞蹈、棋牌、科技创造类等社团,每个社团都有独具特色的课程,有专业教师予以辅导,以独特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学生。社团活动的开设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补齐了农村艺体教育薄弱的短板。 四是遵循孩子天性,游戏活动显智慧。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也是美好的童年回忆,学校将乡村游戏纳入了“课后延时服务”课程,组织学生玩起了跳房子、丢手绢、套圈圈 等乡村游戏。孩子们在玩乡村游戏的过程中释放了儿童的天性,缓解学业压力。(开封市汪屯小学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