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教育纵横 >>教育要闻 >> 开江县任市初级中学:聚焦农村初中减负提质“组合拳” 助推“双减”政策落地开花
    详细内容

    开江县任市初级中学:聚焦农村初中减负提质“组合拳” 助推“双减”政策落地开花

         教育文摘周报3月14日四川讯  国家“双减”政策的落地,是一场教育的重大转型,是小切口,也是大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和具体举措。结合县教科局提出的“四向四要”工作路径,我校打出“氛围营造”、“联盟合作”、“教学问效”和“课后服务”等组合拳,纵深推进“双减”政策,让学生享受更有温度和质量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第一拳:打好“氛围创设”拳,在营造育人新环境上下功夫

         一是利用“四会、三群、二信、一视”方式,在营造“双减”氛围上下功夫。“四会”即教职工会、年级会、家长会、主题班会。 “三群”即教师群、家长群、班级群。“二信”即教科局致家长的一封信,学校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一视”即学校录制展播了《“双减”后,任市初中学生的一天》专题视频,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营造出了较好的“双减”育人氛围。二是高品位建设校园文化,在创设育人环境上下功夫。学校秉承“百花齐放,尚和争先”的办学理念,通过 “三有书吧”、“他山之石”、“定海神针”、“百花园”、“廉洁大厅”等文化设施建设,把每个学生当作花朵,引导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纽扣,培育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高远的梦想、规范的行为,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争先,创设出良好育人文化。三是开展“三有、三争”工作,在学校品牌建设上下功夫。以做好乡村振兴后半篇文章为契机,创建基层示范党支部和廉洁文化示范学校为抓手,利用“三有讲堂”为平台,让全体师生凝聚力量,形成了“争取先行、争做先锋、争当先进”浓厚的“三争”氛围。

         第二拳:打出“联盟合作”拳,在提升教师能力上下功夫

         一是“川渝互动强动能”,在川渝教育联盟上下功夫。利用重庆大渡口教委组织的凯美乡村振兴教育联盟平台,与川渝13所学校“资源共用,管理互通;平台共建,活动互动;培训共享,教研互融;学科共构,教师互助”。二是“县域联盟促合作”,在集团化办学上下功夫。利用教科局组织的集团化办学平台,与开江中学实验学校协作,在引领学校规范化管理、教师专业化成长、学生卓越化培养的“三引领”下,实现共建共享;在名师带徒、备课带组、科研带课题的“三带动”下,实现研训联动;在课堂、资源、活动的“三开放”中,实现质量同进;在师德师风与德育、学校文化与课程、文化内涵与特色的“三结合”中,实现特色立校。三是“四个同步求创新”,在校际协作上下功夫。我校与开江实验中学、甘棠初中、宝塔初中四所学校“同步备课、同步授课、同步检测、同步评价”,聚集四个学校教师的智慧力量,纵深推进“四向四要工作”,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统整教材,大单元设计,学程再构,创新教学模式,建设高效课堂,大幅度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第三拳:打好“教学问效”拳,在教学主阵地上下功夫

         一是更新教师理念,在教师转变观念上下功夫。学校利用争创“三有先锋”党建品牌为切入口,把更新教师教学理念为“一号工程”,以做“时代大先生”作为教师的职业梦想,采用专家到校讲座、专题活动、自主研修、培训和交流等形式,引导教师确立新的课堂价值取向,迅速转变观念和角色,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课堂成为学生放飞梦想的乐园,让课堂中的一个个句号转变为一个个问号……二是转变题海战术观念,在学科作业上下功夫。聚焦“双减”政策,学校组建九个学科“作业管理团队”,实施“四三二一”作业管理策略,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即:“四”即:作业设计体现“四特性”(针对性、选择性、开放性、实践性);“三”即:作业布置落实“三把握”(质量、数量、流程);“二”即:作业形式探索“两提倡”(富有创新、学科特色);“一”即:作业检查做到“严格”(监督评价)。三是“加减法”并用,在作业效果上下功夫。既做作业负担的“减法”,又做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加法”。老师了解学情、吃透教材,精选题目,分层次、分对象设计作业,严把作业质量和总量关,既让一部分学生“吃得饱”,又让一部分学生“吃得好”。建立“学习互帮组”,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指定“小老师”与学困生一对一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小老师”作用,实现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切实提高“双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在校内“教、学、练”一体化。

         第四拳:打好“课后服务”拳,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上下功夫。

         一是建构实施《百花齐放·五育融合》的课后服务方案,在丰富兴趣活动上下功夫。在“让学生每天都进步”的办学思想指导下,我校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结合我校实情,建构实施《百花齐放·五育融合》的课后服务方案,开设有音乐、舞蹈、美术、体育、戏曲、学科等六大类35个兴趣活动班,为学生提供“菜单式”服务。二是创新课后服务管理,在课后服务实效上下功夫。在课后服务中,我校明确了课后服务目的和原则,确定了课后服务的内容和时间,对兴趣活动实行“六定”管理:即定师、定班、定学生、定场所、定目标、定考核;对作业辅导实行“五有”管理:有练必选、有布必异、有发必评、有疑必释、有课必查,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乐。三是构建课后服务评价体系,在课后服务满意度上下功夫。我校大力实施课后服务满意工程,建立了家长、学生、学校三位一体的课后服务评价体系,实现课时津贴与考核分挂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附:家长对课后服务评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占20分。非常满意20分、满意17分、不满意10分);②.匿名问卷学生评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占20分。非常满意20分、满意17分、不合格10分);③.学校根据出勤和服务质量综合考核评出优秀、合格、不合格(占60分。优秀60分、合格50分、不合格30分);④.教师课时津贴=辅导节数*学校计划的一节课课时津贴*考评分数)

         总之,“双减”给学校教育以更大的责任和空间,只有建构出“育人新理念、课堂高效率、作业高质量、课后服务高品质”的育人氛围,才能不辱使命,担当重任,真正实现减负和育人的双目标!(李建鑫  王龙兵)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