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竹县第八小学“森林防火”在行动—清明篇教育文摘周报3月30日四川讯 森林是人类生存环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保护森林,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森林,是造福子孙,有益当代的千秋大业。然而,森林火灾又是森林最凶恶的敌人。每年进入清明节,林区内仍有人延续传统习俗,上坟烧纸、燃香点烛、燃放烟花爆竹等。这种祭扫方式屡屡引发森林火灾,破坏森林资源,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为切实提高森林防火、保护环境意识,有效预防清明节期间因祭祀用火引发森林火灾,确保清明平安,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校积极开展森林防火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一、举行森林防火专题报告会 会上,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沈红川向全校师生讲解了森林火灾的一些危险和后果,列举了森林火灾造成的重大灾难,阐述了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他强调,告别祭祀陋习,倡导文明、低碳祭祀。林区不焚烧纸钱香烛、燃放鞭炮,采取公祭悼念、家庭追思、网上祭故人等方式祭奠,也可采取献一束鲜花、植一棵树、读一篇祭文、清扫墓碑等保护生态环境、体现节俭、现代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 二、开展《文明祭祀,绿色清明》主题班会 班会上,各班主任通过学习资料、看图片、游戏、知识问答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森林防火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文明祭扫理念,用低碳祭祀、安全祭祀、节俭祭祀、网络祭祀等文明、环保、绿色的方式代替传统的习俗来表达自己对逝去亲人的追思和缅怀,让传统的清明节回归“文明”,真正做到亲近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三、办好森林防火知识手抄报 各班以森林火灾的危害和预防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引导学生人人参与,积极创作,将森林防火入脑入心,并通过学生的宣传普及到家庭,切实提高学生及家长的森林防火安全意识。 四、“文明祭祀,平安清明”倡议书 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文明祭祀,移风易俗,保护青山绿水,动员学生小手拉大手,营造良好的森林防火氛围,积极推行文明祭祀新风尚。(彭梁祝 杨燕 沈红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