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翟元斌 ‖ 雷锋第二故乡的坚守与超越 雷锋第二故乡的坚守与超越
翟元斌
一个人与一座城市,很少有人能像雷锋这样,在一座城市里留下那么深刻的烙印,而且历久弥坚。当雷锋还没有成为“雷锋”,抚顺就涌起学雷锋的春潮;当雷锋成为“雷锋”,雷锋更成为抚顺人的集体记忆。每年的3月5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纪念日,抚顺都要举行隆重庆典。人们汇聚在雷锋塑像下宣誓,坚定着传承雷锋精神的信念与使命。
一、坚守与超越,缘于抚顺传承雷锋精神的历史约定
抚顺人与雷锋有太多的感情。雷锋短暂一生的最后阶段是在抚顺度过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雷锋人生理想和行为最辉煌的表现也是发生在这个城市。雷锋在抚顺度过了两年多军旅生活,他心系抚顺父老乡亲,爱民助民的足迹遍布抚顺城乡。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抚顺因公殉职,年仅22岁。为了厚葬抚顺的儿子,时任市委书记沈越把预备给自己老母亲送终的上好棺椁献了出来。送葬那天近十万人自发地走上街头,与抚顺市党政军负责同志一道将雷锋的遗体安葬在葛布烈士公墓。 半年后,也就是在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后的第六天,抚顺市委做出了决定:在望花公园内为雷锋修建纪念碑、亭和事迹陈列室,并将望花公园更名为“雷锋公园”。1964年8月15日,雷锋纪念馆奠基。1年后的1965年8月15日,纪念雷锋殉职3周年的日子,雷锋纪念馆落成。
从那时开始,每年的3月5日,抚顺都要在雷锋墓前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也都会向这里汇聚,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祭祀这位平民英雄。穿过世纪的隧道,雷锋纪念馆和雷锋墓与被赋予灵性,成为抚顺“文化血脉”“城市文化”的象征。人们对雷锋的祭奠,秉持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积淀的崇敬英雄、追怀先贤的传统美德,表征着抚顺人对仁义、忠诚、奉献美德以及智慧和能力的追祟与敬意。 人们可以这样理解,当抚顺为雷锋修筑纪念馆,将他们的儿子永远留在这座城市,实际是作出两个历史之约:一是善待雷锋、厚爱雷锋;一是传承雷锋事业、弘扬民族精神。为了这两个约定,抚顺坚守了半个多世纪,依然无怨无悔。 在抚顺这座城市中,有相当数量的市民曾与雷锋有过接触,直接感受过雷锋的温暖,因而对雷锋精神具有更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趋同感。这种文化认同感引导抚顺人民热爱和忠实于雷锋文化,进而保存和光大雷锋文化,并最终将其纳入个人的价值观这一深层心理结构之中。这就是抚顺为什么能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中,始终守护并高扬着学雷锋鲜红旗帜的深层原因。
二、坚守与超越,凸现抚顺弘扬雷锋精神的文化自觉
抚顺人还清楚地记得,1958年2月13日,毛主席来到抚顺,激起了抚顺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家园豪情。5年后,千台山激情未消,毛泽东又为抚顺出现的平凡英雄雷锋题词,使原本已在抚顺兴起的学雷锋活动又掀起了一个新高潮。抚顺再次令世人瞩目。 抚顺最早的有组织的学雷锋活动可以追溯这年的lO月23日,抚顺团市委发出了纪念雷锋、学习雷锋的通知。这是全国第一份由地方发布的学雷锋文件。 抚顺扎实而富有成效的学雷锋活动得到了团省委的肯定,同年11月间,辽宁团省委在抚顺301厂召开现场会议,向全省总结推广抚顺在青少年中开展的学雷锋经验。1963年1月8日,辽宁省军区、共青团辽宁省委联合发出学习雷锋通知,学雷锋活动由抚顺扩大到全省范围。随后团中央于1963年2月15日发出了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习雷锋教育活动的通知,并追认雷锋为“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毛泽东看了团中央书记处向中央的汇报材料后,非常关心这一学习活动的开展,并应《中国青年》杂志的请求,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全国掀起了大规模的学雷锋运动。 抚顺人民对雷锋的文化认同,随着理性认识升华,达至坚守雷锋精神的文化自觉。
其一、抚顺始终站在全国学雷锋活动的前列,引领着中国学雷锋的方向。 1962年11月20日,抚顺市委领导班子成员集体发出号召:“全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都应当向雷锋同志学习”;1963年,抚顺市第三次党代会首次把学雷锋活动写进党代会报告。此后半个多世纪里,市级文件数以百计,每年都有紧贴时代的学雷锋主题。上个世纪60年代,深入开展“学雷锋做革命事业接班人”活动。80年代,提出“人人学雷锋,创建文明城”的响亮口号。90年代,倡导“发扬雷锋精神,争做四有新人”。 抚顺创造了全国学雷锋活动的许多个第一:发布全国第一份地方学雷锋的文件;组建全国第一个学雷锋小组:建造全国第一个雷锋事迹陈列馆;打造全国第一所以雷锋名字命名的学校;命名全国第一个雷锋储蓄所;建立全国第一个雷锋基金……1990年8月,中宣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向全国批转了抚顺军民学雷锋学雷锋的经验。 2018年3月,抚顺市“一带一路、雷锋同行”经贸文化交流活动走进马来西亚。通过举办展览、报告会,发行图书,学校共建等方式,让世界了解雷锋,体会中国精神、中国价值。 其二、抚顺创造了学雷锋活动的鲜活经验,成为学雷锋新思想、新观点、新形式的“孵化地”。 雷锋精神的理论研究发端于抚顺。1988年,抚顺市望花区成立了全国最早的学雷锋研究会;1990年,抚顺市成立学雷锋研究会,创办《雷锋论坛》杂志。2004年,抚顺市成立了雷锋精神研究所,出版了《雷锋精神研究》期刊。抚顺市先后举办20多场跨地区的学雷锋理论研讨会,出版理论专著30多部。1990年初,时任抚顺团市委书记刘国强与翟元斌合著《学雷锋向导》,在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这是全国较早研究雷锋精神,总结学雷锋活动历史与规律的的理论专著。抚顺创办了全国第一个传播红色文化的“雷锋讲坛”。与驻地高校辽宁石化大学连续合办了八届“雷锋论坛”,推出了一批推动城市发展、凝聚干部群众力量的研究成果。 学雷锋创新实践抚顺也走在前列。2006年,抚顺供电公司借助驻地雷锋精神发祥地的地域优势,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全面落地的创新实践——“雷锋工程”,形成了“在解决问题中务实推进”的基本经验,凝结“三做”理念(像雷锋那样做人,像雷锋那样做事,用雷锋精神做强企业)“八个一”主题实践和“用雷锋精神点亮自己,照亮他人,共同见证光明”的价值观引领,激发了广大员工立足岗位学雷锋热情,为企业发展和地区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党中央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11年12月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国网抚顺供电公司“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5年3月 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授予国网抚顺供电公司“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称号。 其三、抚顺保存了雷锋物化与活化的丰富资料,形成全国最集中、最丰富的雷锋文化资源。 抚顺建造了全国第一座最具规模的雷锋纪念馆。雷锋纪念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独立的文化机构,运用“实物语言”向人们表达和捍卫了在各种文化相互激荡中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对全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进步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抚顺雷锋纪念馆还催生了全国规模较大的同类展馆5座、各种展室数万个。 2013年5月16日,在时任市委宣传部部长刘国强的支持下,由雷锋精神研究所原所长翟元斌创意策划,爱心企业家倾情投入合力创建的“百姓雷锋展览馆”隆重启幕。展厅序言写到:百姓雷锋是雷锋精神发祥地抚顺人民,常态学雷锋进入21世纪第六个年头创新的学雷锋典型评选机制。百姓雷锋作为大众学雷锋典型的统称,是人们给予嘉行懿德学雷锋典型的最高荣誉。百姓雷锋接地气,抵民心,标志学雷锋活动全民化、日常化、常态化进入新境界。百姓雷锋所体现的勇于担当、坚忍承受、快乐生活、和谐友善精神是雷锋精神的传承延伸。 此外,在抚顺还有北部战区雷锋纪念馆等十余个雷锋题材的展馆展室,以及瓢儿屯火车站等十余处承载雷锋故事的历史遗迹和旧址等,形成了全国最具规模的雷锋精神宣传、教育、研究、培训基地集群。抚顺先后命名了20多个“雷”字号单位,成立了雷锋基金会,培育了学雷锋典型联合会等一批社团组织,活跃着相当数量的“雷锋传人”群体,形成学雷锋的浓厚文化氛围。 城市的个性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和文化的凝结,一经形成便难以改变。雷锋文化已经渗透到这个城市的每一个细胞,学雷锋已成为抚顺的一种存在状态,成为一种习惯。
三、坚守与超越,承载抚顺弘扬雷锋精神的幸福愉悦
人们常说,一个城市的味道,往往是最终停留在记忆深处的东西。雷锋的名字早已深深镌刻抚顺人的心灵,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抚顺人的人生实践。雷锋已成为抚顺这个城市的集体记忆。而以奉献为特征的雷锋精神更是熔铸进的抚顺城市精神之中,给予抚顺这座城市以澎湃的激情与活力。 抚顺学雷锋活动是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全方位互动。如果说,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抚顺学雷锋活动源于对雷锋的热爱自发形成,自从一代伟人题词后,这种自发便成为自觉,具有整体组织动员,科学顶层设计的特征。在半个多世纪的过程中,把学雷锋活动拿到市委全会、市委常委会、市委书记办公会研究部署,是这个城市的一种惯例。学雷锋活动从部署、检查、评比、表彰,形成了一套非常科学的制度体系。并在全国率先由市人大审议通过了《抚顺市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办法》和《抚顺市志愿服务条例》,出台了《抚顺市民“十不”暨抚顺市民行为奖惩办法》等一批地方法规。 2011年,抚顺学雷锋活动历史轨迹上划了一道鲜亮的红线,抚顺市委提出创建“雷锋城”的构想。“雷锋城”与“雷锋第二故乡”的美誉相比,远不是一个概念的转换、一个称谓的变化那么简单。这是城市领导者与管理主体,对自身文化属性认识的一次飞跃,是一个重大的全新的城市文化的定位。它表明,抚顺梳理文化传统,整理文化记忆的碎片,找到自己的文化基因。认清这座伴着共和国诞生礼炮成长的城市,其立市的根基与支点。开始思考谋划如何用雷锋文化撬动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的全部骨骼、肌肉、血脉、神经---不仅仅使这座城市重振雄风,恢复往日的辉煌,而是使这座城市成为中国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城市样板。 为此,抚顺成立专门机构——抚顺市建设雷锋城办公室,制定了相关的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和考核体系。开始了以雷锋城建设为主题,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学雷锋重要论述,大力推进雷锋精神种子工程,大力弘扬“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奉献敬业、创新创业”的精神的系统性工作。 2017年,按照“制定抚顺建设全国雷锋文化‘高峰’规划纲要,抚顺市通过了《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建设全国雷锋文化“高峰”实施方案》,并全面启动相关工作。2018年3月19日,抚顺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抚顺市新时代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建设全国雷锋文化高峰实施方案》。这一方案,是对2017年试行方案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抚顺的动作,引起中宣部高度关注,部刊连续三年宣传推广抚顺的经验。 抚顺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抚顺坚守文明之源的属地性地位与责任,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全国学雷锋活动,为新时代城市发展作出独特的贡献。 抚顺是幸福的,雷锋奉献的情怀始终感召这个城市,让这座城市在奉献中提升自身价值。 抚顺是快乐的,抚顺承继雷锋文化传统,不断塑造和超越,保持城市的永恒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