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不容辞 逆流而上——大竹一小积极开展师生核酸检测和志愿服务工作教育文摘周报5月17日四川讯 山花子.赞逆行 子夜无休黎明行, 舍家护城却无声。 亦非英雄大义举, 急出征。 乡镇集结听号令, 服务社区马不停。 为君点赞歌几曲, 候佳音。 (词作者:大竹一小 费红兵)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携手成网,并肩成墙,在这场战“疫”中,没有人置身事外。自5月9日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也受到疫情的冲击。随着大竹县新冠疫情指挥部命令的颁布,大竹县也进入了战时状态。大竹县第一小学高度重视,科学有序开展师生全员核酸检测,并积极组织教师志愿者到达各个核酸监测点协助核酸检测工作。 师生核酸 井然有序 为了顺利、有序、安全的组织师生全员核酸采集工作,学校领导亲自到场指挥,提前对核酸检验工作进行部署,并组织模拟演练,从人员分工、场地设置、流程线路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安排。 “所有师生,请严格遵守规定,佩戴好口罩,分批前往采样点!”学校安全办工作人员用手持喇叭指挥着检测的师生。师生们自觉排队等候,依次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束后,学生们自觉迅速离开,不扎堆、不聚集,核酸检测高效进行。 各班级教师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工作,疏导家长积极配合防疫工作,并认真组织班级学生完成核酸检测、数据统计上报工作,确保“一人不漏”。为打赢防控阻击战,全校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共同努力,为健康安全铸就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疫墙。家校并肩作战,用心沟通,通力合作,圆满完成三轮核酸检测任务。 “让我们积极配合防控要求,共同织牢群防群控之网,让我们一起做好家校合作的责任响应者、孩子健康平安的温暖监护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在班级微信群如是说。 志愿服务 迎难而上 防护服为铠甲,消毒枪为长矛,疲惫的身躯是他们的盾牌,沙哑的嗓音是他们的号角。那句“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刷爆朋友圈。三轮全民核酸检测、奔赴县城、乡镇援助核酸检测,都能看到大竹县第一小学教师志愿者的身影。 5月11日深夜,学校工作群有节奏地响了起来,未眠的教师们热血沸腾,在学校安全办的号召下,最终确定42名教师成为大竹县第一轮全民核酸检测演练的志愿者。5月15日、16日第二轮、第三轮全民核酸检测,学校又分别派出54名教师志愿者到达县城各核酸检测点协助录入核酸检测信息。这些志愿者中有校领导、中层干部、党员教师、青年教师,他们是铁血战士,闻令而动,听从指挥,不分昼夜进行核酸检测。往日讲台上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老师成了“大白”。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正是因为被需要,他们选择了逆流而上,坚定履行职责。 白色“战袍”下分不清你们是谁,但是我们知道你们是为了谁!口罩,帽子,眼镜遮挡住你们的容颜,却遮挡不住你们美好的心灵。 5月15日凌晨3点,大竹一小10名教师志愿者星夜奔赴乡镇做核酸检测的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展现出了一小人的责任担当,甘于奉献、临危不惧、勇挑重担。明知病毒凶猛,随时可能被传染,但他们依然冲锋在一线,没有后退!这些老师们值得我们为他们点赞!他们是:朱合辉、王华兵、姜洲、张玲、王波、李文亮、冷琦琦、黄龙军、王益超、周佳飞。 在这个特殊时期,疫情防控,没有谁是“局外人”,没有哪些事是“份外事”。大竹第一小学教师志愿者们毅然决然地扛起了肩上的责任,有条不紊地投入到防疫工作中。老师们凭着对教育初心的坚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教育人的平凡和伟大!书写着一小人的梦想与荣光!当人民群众的生命遭遇危险时,一小的老师们也会像医务工作者一样,用行动诠释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就是最美逆行者!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人民教师顶得上、靠得住,穿上防护服就是卫士,向人民教师致敬!(王娟 曾爽 王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