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学科如何落实减负提质【内容摘要】 语文学科兼有思想性、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也具有自己的时代性。当前语文学科“减负提质”要着眼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要认真研究、熟练把握《语文课程标准》 ;要重视语言文字训练突出语文工具性的特点;语文学科教学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注意形成语文学科教育的最大合力。 【关键词】 语文 减负 提质 【正文】 语文学科兼有思想性、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其实也具有自己的时代性。每一个历史时期,语文教育都与时代紧密相连,具有那个时代特定的语文教育思想、教学目标和育人模式。随着时代的变化,语文教育的目标、手段、形式也都在不断变化。 这种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永无止境,时代在变,形势在变,要求在变,教材在变,就连教育对象事实上也在改变。教师必须求新求变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抱着刻舟求剑、缘木求鱼、吃老本、凭经验的教育思想去教书育人,注定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无法满足党和政府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注定要被时代淘汰。要成为一个称职的好老师,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改进自我,更新自我,与时俱进,与时偕行。 语文教师如何教好书,育好人,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质量,如何实现自身的成长,笔者认为要与时俱进,继承创新,通达变化,也就是要保持语文教育的内核和特质,又要不断更新教学思想,变换教育方法和手段。 一、要着眼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个素养不是学科自身具备的素养,而是在语文教学当中必须着力实现的基本内核。所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最基本的方向和突破口。 “核心素养”也是本次课程标准改革强调的一项重要内容。2022版的语文课程标准,突出“素养为纲,任务导向”。素养型课程强调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课程目标。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在工作中要认真钻研新课标,明确新要求,认清新形势,构建新课堂,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承担责任,奠定师资方面的坚实基础。眼里有问题,脑中有思路,心中有方向,手里有方法,脚下有路子,语文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得心应手。 二、要认真研究、熟练把握《语文课程标准》 在仔细研读的基础上,对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任务和阶段性目标有清晰的认识,把握标准要求,对标落实,既要把标准要求的落实到位,又不能超出课程标准提出过高的要求。课程标准就是我们教学的标准,是工作的尺度,教学既要达到这个“度”的要求,又不能过“度”。过犹不及,教学时间总是有限的,国家课程有一定的计划,在“度”以外的方面着力多了,平均下来“压强”就小了,其它一些该达到的标准就必然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落实,就可能做成“夹生饭”。另外,过度教育也容易破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身体健康。 在南阳市第十一小学,我们非常对学科课程标准的研讨和解读。2022版语文新课标出台后,学校组织语文学科教师观看郑国民教授的视频讲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主要内容和变化》,让大家通过视频学习感悟新变化,认清新方向,看到新旧课标的异同,思考我们的教学和课堂应该发生哪些变化。视频观看结束后,语文学科组还组织了研讨交流,老师们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看法、思想,提出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每位老师还撰写了学习新课标的心得和感悟。学校还向老师们提供课改行公众号和教研网公众号的权威专家课标讲座,供有时间、有意愿的老师学习研讨。 学校希望大家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研讨活动,把新课标学深、悟透、做实。 三、要重视语言文字训练突出语文工具性的特点 语文学科教学要把握自身的基本元素和学科教学规律,在字、词、句、篇的文本要素上着力,在听、说、读、写的基本环节上使劲,“依标扣本”,立足于语言文字进行教学,不能空洞说教,不能陷入漫无目的的课文分析陷阱,也不能死记硬背,机械抄写。语文教学文道统一,有思想教育,最根本的还是体现学科的语文性,突出语言文字训练,无论哪种教学模式都不能忽视了这一点。死搬硬套地抄中心、抄习题、抄作文、抄句子、抄词语的方法更应该力戒。 拼音、识字、造句、写话、布局谋篇本身都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所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来说,语文教学的基本要素就是字、词、句、篇。字词教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对句子含义的理解、文章分析方面,也都要在词句训练的理解上进行。学生的认识、理解、判断、分析、概括、表达能力也都是建立在这些基础上的。 比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第18课《文言文二则》中《铁杵成针》一课,会写两个生字“逢、卒”本身就是教学目标,还需要让学生找到两个多音字“传、还”,也要让孩子们理解两个古汉语中有、现在已经不常用的字“媪、曰”的含义。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要在复习理解文言文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利用“多朗读、看注释、看插图、扩词语”等方法去理解课文,再圈画表现人物动作、语言的词句从而去理解人物性格品质。这样看来,万丈高楼平地起,字词教学是基础。基础打好了,一切也都水到渠成了。 四、语文学科教学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注意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熟知各个年龄段孩子的认知和情感特点;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巧妙设计,合理引导,科学指导,激励调动,及时评价和反馈,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和学习状态;还要注意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发挥小组合作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战斗力等等。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的教学态度,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调动了孩子的内驱力,让学生处于一种“愤”“悱”状态,教师的教学就轻松多了,学习效果也会好很多。所以魏书生老师一直强调让学生自育自学,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汽车的发动机发动起来,我们无论如何都追不上;如果发动机熄火了,我们累得满身大汗,还是推不动这辆车。内容不同,道理相通,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五、要注意形成语文学科教育的最大合力 备课时积极参与集体教研,统一关键知识点和教学计划,不能自说自话,考试时自己讲的和标准答案不一致。要在向内部和外部学习的基础上虚心求教,不断提升自我教学能力和水平;要形成大语文教育观,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开展书香家庭、读书小博士评选活动;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要善于与有关社会机构配合,积极开展作文教学、小记者采风、研学旅行、诗香校园等和语文学科有关的活动。 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把许多东西融入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南阳市第十一小学通过课堂增效、作业提质,学校、教师做好加法的方法,把学生“减负”落到实处,采取了聚焦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聚焦高效课堂打造,聚焦教研活动落实等“三个聚焦”的三项举措。 一是聚焦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首先,依托名师工作室提升教师素质,学校借助贾红新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马平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等资源,制定方案,带动工作室成员参加学科理论学习、专题研讨、班主任培训,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为提升教师素质、课堂提质增效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开展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补齐发展短板,在青年教师培养上采取导师制方式,采取以老带新的结对成长形式,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补齐学校可持续发展短板 二是聚焦打造教、学、评一致性的高效课堂。备课方面,学校推行“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教师借助学科组统一大教研模式对课程标准实施课表分解,通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制定出适合本班学生的可观可测的学习目标,并根据学习目标制定评价人物,然后设计执行教学目标、紧扣教学任务的教学活动。每个教学设计紧紧围绕学习中心,遵循基于标准、目标达成、教学评一致性3个原则进行,切实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迁移运用的能力。 三是聚焦教研活动开展。首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校每周开展学科组大教研和每日小教研。我们以半日无课教研活动为重点进行课例研讨,半日无课进行教研,教研内容包括作业的布置与设计。半日无课教研之外,年级备课组还采取了每天早上课前教研、每天下午课后教研的形式,扎实准备,及时总结反思。 在教学中反思,在思考中改进,在改进中提升,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和教育质量一定会越来越好,语文学科“减负提质”的美好愿望也一定会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