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泰宁县下渠小学开展中草药劳动实践课后服务时间:2022-06-06 教育文摘周报6月5日福建讯(艾模钦 通讯员 谢弘) 采草药、制香囊、包粽子、祈福……你体验过这样的端午节吗?端午前夕,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下渠小学氤氲在一片药香、粽香、墨香之中,学生们利用课后服务的时间将这些传统元素捣鼓了一遍。
老师介绍,最受学生欢迎的莫过于亲手制作香囊。“做香囊太有意思了!我用了艾草、薄荷和菖蒲三种中草药,它们有祛寒、降火、清热解毒的功能,气味也很特别。这三种药材都是我们班去年晾晒好的。做出来很有成就感!”五年级的戴钰涵同学拿着她做好的香囊兴致勃勃的向我们展示。
开展中医药劳动实践课是近几年泰宁县下渠小学的特色课程。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减少学生作业负担,创造性的开设中医药劳动实践课后服务,建设中草药基地,让学生在此尽情探索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端午节前后是许多中草药的采收期,学校组织学生对基地内的中草药进行采收、晾晒并制作香囊,体验中草药的炮制和端午节采药的文化传统。
“学生喜欢中医药劳动实践课,老师们做的是让学生不止喜欢,还要让他们有求知欲,有钻研劲!像这次的端午节主题课程,做香囊只是一个载体,老师要引导孩子们去了解选择的每种药材的外形、药性、气味等知识。我们今年使用的药材是去年种植采收的,漫长的一年时间里,学生对这些药材呵护备至,责任意识大大提高了,教育在潜移默化的发生,润物细无声!”校长严卫平对学生参加中医药劳动实践课后服务后的变化由衷地感到欣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