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丰华 翟元斌 ‖ 雷锋精神汇融革命传统进教材的根据与可能 刘丰华 长沙市高新区雷锋新城实验小学校长 翟元斌 雷锋杂志社雷锋文化研究院秘书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教育部印发的《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要求对中小学生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发挥中小学课程教材在革命传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革命传统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已是国家的大政方针,革命传统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成为大势所趋。但这“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有若干教学方面的问题需要思考研究,包括教学内容的汇融、课程安排和教材编撰的逻辑、教学途径和方法。只有明确了这些,工作才有方向,才能事半功倍,取得满意的效果。 雷锋精神汇融革命传统进教材的根据与可能
革命传统是指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中培育和形成的革命精神、崇高品格、优良作风的升华和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革命传统有其自身的文化属性和历史积淀,革命传统进教材呈现如下特征。 其一,内容系统全面。按照教育部安排,中小学革命传统教育有七个方面的内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革命斗争精神、爱国主义情怀、艰苦奋斗传统。涵盖自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革命传统,反映革命传统形成、发展的连续性、延展性、时代性。 其二,理论化程度高,相对抽象。七个方面对革命传统进行了抽象概括,高度理论化,表述凝练,便于记忆。不过,对学生理解带来了难度。 其三,汇融度高。依据学科内容体系和独特育人功能,把反映革命传统重要人物事迹、重大事件、伟大成就、重要论述作品、节日纪念日、故居遗址遗物、馆藏文物等适宜内容纳入课程教材。 革命传统自身的属性特征给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在限定的教学时数内将厚重而抽象的内容讲得生动明白,入心入脑,是一道考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雷锋一系列重要指示,提供解开这道方程式的钥匙。总书记强调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性,指出“学校是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依托,青少年是学习雷锋精神的重要群体。要把学雷锋活动与加强未成年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让学雷锋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蔚然成风”。总书记还两次在不同场合指出,“雷锋精神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雷锋精神汇融革命传统教育厘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一) 从雷锋精神的属性和内涵来看,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之一,其精神内涵与革命传统教育内容完全契合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通过雷锋言行事迹表现出来的,以雷锋的先进思想、高尚品德和崇高追求为基本内涵的一种伟大精神。201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中,将雷锋精神内涵概括为五个方面: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雷锋精神五个方面的内涵与革命传统七个方面的内容完全契合、无缝对接。雷锋是革命传统人格化的生动体现。革命传统作为一种抽象概念,是依托于我们党的重大事件和先进人物而存在、而显现的。雷锋作为革命与建设岁月的先进代表人物,他的新旧社会两重天的经历,他的生命有限、为人民服务无限的先进事迹,让革命传统更加有血有肉。雷锋身上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革命传统的真实写照。
(二) 从学雷锋活动的历史经验来看,学雷锋活动实质上是一场成功的全民性革命传统教育,赓续红色文化血脉,培育一代又一代新人
毛泽东当年为雷锋题词时,曾与秘书林克谈到学雷锋要学雷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1963年10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关于学雷锋的首篇社论中指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是对干部和群众,特别是对青年干部和青年群众进行长期教育的口号,是培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时代新人的口号,是‘百年树人’的大计。” 在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雷锋题词精神指引下,全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活动,推动雷锋精神融入人们内心世界,转化为全社会群体意识。各行各业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雷锋式的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学雷锋活动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推动力,有效提升了社会文明程度。
(三) 从雷锋成长道路来看,雷锋是在革命传统哺育与党的科学理论武装下成长起来的共产主义战士
雷锋出生于旧中国、成长在红旗下。新旧社会的巨大反差和鲜明对比,使雷锋对党、对社会主义有了天然的感恩之心。雷锋从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革命历史和祖国建设的火热实践、从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革命英烈的事迹中,汲取营养,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升华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深厚感情。雷锋认真钻研毛泽东思想,在深入系统地理论学习中,懂得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的深刻道理,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坚定了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信心信念。革命传统的教育熏陶、党的伟大理论指引,奠定了雷锋精神的鲜明基调,勾画了雷锋精神的亮丽图谱。 从以上三个维度分析雷锋精神与革命传统的关系,可以得出两个重要的认识。一是革命传统的理论表现形态看似抽象,其内容却是具体的。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的实践和这一实践中培育起的雷锋等英模人物事迹,是革命传统的源泉,革命传统依托于他们而存在。二是雷锋精神汇融革命传统进教材、进课堂,借助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和体验式的活动,通过雷锋的温度,感知革命传统的温度,会更好地理解、接受和认同革命传统的理性结论。 持续半个多世纪之久的学雷锋活动,极有说服力地证明了革命传统教育对于青少年成长的至关重要性,不仅为革命传统进教材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而且也增强了我们完成历史使命的自信与自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