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教育纵横 >>教育要闻 >> 巴州四中:体质强身做加法,社团助力强素质
    详细内容

    巴州四中:体质强身做加法,社团助力强素质

           教育文摘周报6月24日四川讯  为加快推进学校“双减”工作落地落实,让学校走出一条特色文化建设路子,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第四中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双减”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丰富课后服务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健康快乐成长,真正为学生减压,达到学校教育减量不减质的目标。

    cac4b19f56b3a218fad38e5720fcc739.png


           构建高效课堂,助力提升教学质量

           落实“双减”,必须牢牢抓住“课堂”主阵地。教师是“双减”工作的主体,首先要在教师的“教”上下功夫。要减负松绑,首先必须牵住高效课堂这个“牛鼻子”。一是强化集体教研活动开展。示范课、推门课、转转课、同课聚焦、优质课打磨成为教研常态,教研组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帮助,助力教师提升专业素养。二是要求教师立足课堂主阵地,精心准备,设计好教学各个环节,努力打造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充满“掌声、笑声、辩论声”的师生民主共建的高效课堂。

    62f0d07f47c2dd31f8029b8caa8ecd9a.jpg


           体质强身做加法,助力学生体质健康

           紧盯素质教育提升这个“魂”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以“体质强身做加法”为突破口,试行“选项走班”模式,着力推进体育锻炼x+1模式,建立全员参与、兴趣导向、专项培训的常态化机制,使每个学生在掌握跑、跳、掷等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在足球、篮球、排球、武术、田径、羽毛球、乒乓球、韵律操等八个专项中自选一项运动技能。周一至周三每天下午两节课后服务轮流安排一个年级,打破以班级为单元的体育课组织形式,转变成以全年级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特长选项组班,教师按专业授课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达成“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标,促进中小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的形成。实行选项走班后,教师专业优势进一步发挥,学生专业技能得到了充分锻炼和长足发展。

    294089E6@35DE9B43.2D11B562.jpg_recompress.jpg


           开展社团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只有素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未来发展才有无限可能。建立各种社团和兴趣小组,挖掘和培养学生潜能,也是学校减负提质的另一重要举措。学校聘请巴中市科协、电视台、书协、文联、电教、川剧团等单位十余位专家现场授课、指导,学校遴选学科骨干教师组成培训团队,成立了八个社团。经学生申请,班主任初选,团队考核最终确定人选,每个社团队员30人,每周四课后服务时间集中开展活动。开设有书法、舞蹈、乐器声乐、绘画、科创、机器人、智能化、小作家等社团。各社团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定具体教学内容和达成目标,学校强化考核,每年秋季学期举办一次技能风采展示。

           巴州四中将持续深入探索“双减”背景下的特色教育实践,使其成为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组织模式之一,使学生“知识、体质、素养”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终身受益。(杨奇祥  苟钟  郭茜)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