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教育纵横 >>教育要闻 >> 乡村教育振兴的“东风模板”——文峰区宝莲寺镇东风小学的蝶变
    详细内容

    乡村教育振兴的“东风模板”——文峰区宝莲寺镇东风小学的蝶变

    时间:2022-07-16     作者:文峰区东风小学【原创】   阅读

    微信图片_20220716183407.jpg

    董晨毅和学生在一起

    在文峰区宝莲寺镇,有这样一所农村学校,简单的校门,两层的教学楼,0.2公顷的菜地,处处散发出质朴的气息。然而,就是这样一所普通农村学校,却在短短两年内先后获得“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单位”“省一校一品特色校”“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校”“省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市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奖”“市教育工作亮点展示先进单位”“市最美乡村学校”等省、市级荣誉,该校荣誉墙上的荣誉证书让这所农村小学变得不普通。

    选派优秀人才 为乡村学校注入新鲜血液

    “别看这是一所农村学校,教学设施可一点儿都不差,新的桌椅板凳、先进的智慧黑板,另外,所有教室马上就安上护眼灯了……”走在干净整洁的校园,该校校长董晨毅向记者介绍,“东风小学创建于1974年,是宝莲寺镇的一所老校,现有在校生690人,16个教学班,教师39名。我之前在东门小学任副校长,2019年,区教育局实施‘城乡交流’计划,选派市里的副校长到农村学校任职,我第一时间报了名,最终被选派到这里。”到东风小学之初,董晨毅发现这里存在教育设施陈旧、学生卫生意识差、教职工工作热情不高、学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在充分了解学校现状后,他立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董校长刚来的时候我们都很不习惯,他对我们要求很严格,让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语文教研组组长郑美丽说。董晨毅采取走动管理的方法,每天到学校后都会先到校园各处检查卫生和安全隐患,随后还去各教室及办公室巡视,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在微信群里进行点评。“董校长真正做到了严管厚爱,工作上对我们严格要求,生活上对我们体贴入微。他发现许多老师家离学校较远,午休和吃饭很不方便,就立刻申请资金,建起了教师宿舍和食堂,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大队辅导员韩丽菊说。

    “不仅如此,董校长十分重视教师的成长,不管市里、区里有什么比赛,董校长总会先在学校进行选拔,毫无保留地进行一对一指导,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六年级数学教研组组长范琳琳说,“他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提高自己的平台。”该校从两年前仅有4名市、区骨干教师,发展到现在拥有省骨干教师1名、市学科带头人3名、市骨干教师5名、区骨干教师6名,使他们成为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中坚力量。

    下课铃响起,操场上响起学生的欢笑声,学校新修建的足球场上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以前这里是一片荒草地,我们不敢来这里玩,现在有了足球场,我们最喜欢来这里了,其他学校的学生都非常羡慕我们。”六(2)班学生董天佑坐在足球场草坪上开心地跟同学说。

    创新教学思路 “五育并举”培养新时代少年

    作为一所农村学校,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如何结合实际情况办出特色,一直是困扰董晨毅的大问题。两年来,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董晨毅带领全体教师,探索出一条以“笃学创新、大美东风”为校训,以“立足农村、服务社会,立德树人、彰显特色”为办学理念,以“全力以赴、持之以恒”为学校精神的寓教于乐、和谐发展的办学之路。

    微信图片_20220716183418.jpg

     东风小学开会研究“双减”工作

    “今年,国家提出‘双减’政策,我们在积极落实‘双减’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出了‘3、4、5、1’‘双减’工作模式,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董晨毅说,“我们因地制宜,在学校开辟了一块0.2公顷的劳动实践基地,成为我们学校的一个特色。最近,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二批河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名单,东风小学名列其中。”

    “我们坚持‘五育并举’,从德、智、体、美、劳5个方面为学生赋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董晨毅介绍,“我们依托丰富的少先队活动、志愿者活动以及思政课、劳动校本课程等,做到以德育人多元化。”该校以“尊重个性、面向全体、挖掘潜力、主动发展”为宗旨,以深化校本教研为主线,扎实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促进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高效的课后服务课程,做到以智育人创新化;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理念,遵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形成了以校园集体舞、国粹戏曲操为特色的东风小学体育大课间。据悉,该校荣获河南省最美大课间一等奖。

    东风小学以乡村少年宫社团为载体开展美育教育,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场地、器材、师资等资源,坚持公益性和普及性原则,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开设了管乐、舞蹈、书法、合唱、绘画等20多个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社团,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个性张扬、全面发展的好少年。特别是该校的童梦管乐团,更是在市、区级比赛中屡屡获得佳绩。作为农村学校,东风小学利用自身优势,把劳动教育纳入校本课程,在校园里开辟了劳动实践基地,并且通过不断努力,将“双减”背景下的劳动教育打造成学校特色。

    “这是我们班种的白菜和大葱,冬天的农作物较少,开春了我们能种很多品种。”五(1)班学生陈夏岚滔滔不绝介绍起了他们班的菜地,诸如如何翻土、如何播种、如何管理、如何收获甚至如何制作成为美味的食物,宛如一位小农业专家。“我们把劳动教育课程化,让学生每周都管理菜地,让他们全程参与春种、夏耘、秋收、冬藏。”董晨毅说,“在这里,数学老师会带着学生学习测量土地,科学老师会带着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语文老师会带着学生写观察作文,美术老师会带着学生写生……实践基地俨然成为学校最生动的实践课堂。”

    学生在实践基地里劳作、在球场上奔跑时露出的笑脸,教师在书桌伏案备课、在讲台认真授课的身影,校园上空回荡的朗朗读书声、欢笑声……东风小学正乘着优质教育均衡的东风,迈着坚实的步伐,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