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上个世纪的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为雷锋题词开启了全国学雷锋活动,于是,每年3月5日前后,人们涌到具有雷锋文化象征意义的场馆、广场,向一位伟大而又平凡的士兵献上最崇高的敬意。有人将这一现象称为“红色朝拜”。
在迎接第60个三月五日到来前夕,在中宣部关怀支持下,由中共抚顺市委宣传部、《雷锋》杂志社主办,、雷锋学院承办,沈阳出版社协办的“纪念学雷锋60年重点图书策划会”,在抚顺雷锋学院召开。会间,2022年7月17日,上午九点,全体与会人员来到抚顺雷锋纪念馆,祭扫雷锋墓,向一个伟大的士兵致敬。
纪念时间设立具有神奇的力量,它对人们形成共同社会记忆发挥十分重要影响。正如社会学家保罗·康纳顿指出,“一个人对时间的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社会延续的意识,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对该社会制造的这种延续之形象的意识。”
雷锋纪念作为一种文化,寓文化于活动之中,又兼具传承文化、生成文化、传播文化的功能。它通过一定的仪式和程序,定格和放大党和人民忠诚的战士雷锋形象,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影响人们的情感倾向和政治选择,进而达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入心入脑,增强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的动力。
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祭扫雷锋墓,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总书记代表新一届党中央,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启的学雷锋活动光荣传统的回应,是面对现实和未来,不忘初心,坚守与超越,将红色经典进行到底的郑重宣示,将“3月5”纪念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今天,站在雷锋墓前,行走在雷锋礼赞的展览动线上,与会代表心潮起伏,鼓荡起理论写作创造的激情。他们将在随后的工作中,以打造最有价值的出版物,书写新时代雷锋精神永恒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