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名师名校 >>名师名校 >> 举国上下齐欢庆,开启复兴新征程
    详细内容

    举国上下齐欢庆,开启复兴新征程

    乐在其“中”,享受建国喜悦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一个永远为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北京30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开国大典。人群和旗帜、彩绸、鲜花、灯饰,汇成了喜庆的锦秀海洋。

    早晨六时起,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等各类群众队伍擎着红旗、提着红灯陆续入场。正午时分,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在群众的欢呼声中,毛泽东主席用他那带着湖南口音的洪亮声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顿时,广场上欢声雷动,群情激昂。在《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毛泽东按动电钮,新中国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场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广场上,五十四门礼炮齐鸣二十八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二十八年的光辉历程。随即,毛主席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向全世界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号公告。

    接着举行盛大阅兵式。朱德总司令在阅兵总指挥聂荣臻陪同下,乘敞篷汽车检阅受阅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受阅部队的步兵、骑兵、坦克、大炮、汽车等,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迈着威武雄壮的步伐,由东向西分列式通过天安门广场。与此同时,刚刚组建的人民解放军空军十四架战斗机、轰炸机,凌空掠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检阅毕,朱德总司令回到主席台上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指出:“坚决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和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的一切命令,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时肃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抗和捣乱行为。”

    傍晚时分,长安街华灯齐放,群众游行开始。一队队游行群众高举红旗和红灯,纵情欢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响彻云霄。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探身栏杆外,不停地向广场上的群众挥手致意,情不自禁地在扩音机前大声高呼:“同志们万岁!”广场上,人们热情洋溢,载歌载舞,万众欢腾,尽情地欢度新中国的第一个夜晚,节日的首都沉浸在幸福、喜悦和欢欣鼓舞中。

    装弹受阅,防范空中威胁

    虽然当时国内解放战争的形势虽然一片大好,但仍然未取得完全胜利,大陆依旧没有完全解放,西南、西北、中南及华南依然战斗正酣。加之蒋介石盘踞在南方一隅,拥有强大的空军实力,并企图在开国大典举行过程中对天安门广场进行空袭,伺机反攻。

    因此,为全方位保证开国大典的顺利进行,除防范潜伏在京城的国民党特务可能的破坏活动外,更要防止敌机袭扰,做到万无一失。时任军委航空局作战教育处处长方槐提出“部分受阅飞机带弹飞行以便随时能够拦截国民党空军”的方案。并且,军委航空局局长常乾坤将军也对聂荣臻元帅说:“我们受阅的空军部队也挂上实弹,他们要是敢来,就让他们命丧当场!” 但为了保证检阅安全,世界各国从来没有允许飞机带弹飞过检阅台,在这种特殊情况下,阅兵总指挥聂荣臻经过深思熟虑后,承受着巨大压力,决定17架飞机中的4架携带实弹飞行,其中两架是P-51“野马”战斗机、两架是“蚊”式战斗轰炸机,它们不带炸弹,只带机枪子弹,用于应对敌人的空中袭扰。并且此事在当时严格保密,只有聂荣臻、常乾坤、方槐和四名飞行员知悉。受阅结束后,飞行员直接驾驶P-51飞往北京东南的通州、大兴,在此空域担任警戒,直到检阅完成。

    一鼓作气,开启复兴征程

    开国大典的成功举行,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扭转了自己的命运,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和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领导和组织人民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也成为了在全国范围执掌政权的党,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党的历史也揭开了新的篇章。

    毛泽东主席曾向世界宣告:“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这是在“一穷二白”、“一颗铁钉都不能制造”的时代,中国发出的豪言壮语。

    事实也是如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波澜壮阔的实践,在科技攻关岗位奋力攀登,在抢险救灾前线冲锋陷阵,在疫情防控一线披甲出征,在奥运竞技赛场奋勇争先,在保卫祖国哨位威武守护,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冲得出来、顶得上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中国号”巨轮必将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所强调,“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历史江河奔流。1949年开国大典沸腾了整个中国70多年,也鼓舞了中国人民70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人民万岁”的呼喊声,今天仍然响彻中国大地……(作者 张焮彦)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