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周道海 傅万全
从2019年,到2022年,
抚顺雷锋学院走过了三年的时光
三年的风雨兼程见证了雷锋学院的成长
三年的流金岁月见证了雷锋学院人的进取拼搏
三年,是开拓更是跨越;三年,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

一、牢记嘱托,书写弘扬雷锋精神的崭新答卷
抚顺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全国学雷锋活动策源地,被誉为雷锋城。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抚顺,参观了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向雷锋墓敬献花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雷锋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探索新时代传承弘扬雷锋精神、打造新时代学雷锋高地,创新党性教育方式方法,2019年9月28日,在省市统一安排部署下,雷锋学院建成开班。
三年来,雷锋学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用雷锋精神明德育人,强化红色教育培训,已承接来自省内外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校等培训班次900余个,培训人数达5.6万余人,成为紧贴时代、充满创意、影响广泛的雷锋精神主题党性教育培训机构。

二、雷锋“入列式”,用雷锋精神浸润心灵
“来到雷锋学院,就走近了雷锋。雷锋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今天,我们以“雷锋入列式”的形式,向雷锋同志致敬!“雷锋”入列式是按照名册顺序点名,点到谁,谁就大声回答一声“到”。点的最后的一个名字,是“雷锋”,就用最大的声音一起回答一声“到”。”
“雷锋入列式”是雷锋学院首创的培训环节,每一位走进雷锋学院的学员,就是真真正正地走进了雷锋同志。雷锋学院努力发掘雷锋文化的丰富资源,充分展现雷锋文化的政治价值、理念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构筑发挥雷锋文化“资政育人”功能的大平台,着力培养雷锋式的干部队伍和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为学雷锋活动半个多世纪宏大叙事的续写和推进书写了新的篇章,并打开向全国传播雷锋精神的前沿阵地。

三、开办雷锋讲堂,争做新时代雷锋传承人
雷锋学院根据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自身资源禀赋,开发开设了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形式的精品课程,形成了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教学等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按照组织部安排,学院专题课《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成功入选2021年中组部选定的全国党性教育精品课。《学习“七一”重要讲话 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被省委组织部报送中组部参评好课程。同时,雷锋学院还打造了“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致敬‘战疫雷锋’”情景故事课,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推出了三堂情景课:大型情景党史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故事党课《共产党员的样子》、音乐党课《奋斗当歌》,成为了学员必点的党史学习教育精品课,并上报中组部,参加优秀党史教育电视片评选。
雷锋学院重视文化建设,园区处处体现雷锋文化元素,营造符合雷锋精神特色主题的校园氛围。雷锋学院打造了《抚顺印象展馆》《党的十八以来全国学雷锋活动成果专题展馆》《雷锋精神文创产品销售中心》《雷锋精神主题浮雕墙》《雷锋文化主题走廊》,为广大学员提供充满创意、丰富多样、党味浓厚的学习环境。通过雷锋入列式,齐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开展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形式,精心打造“云课堂”,着力营造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教育教学形式,让红色文化基因与红色血脉有机融合,转化为坚定信念、鼓舞斗志、推动工作的鲜活力量。

四、践行育人使命,以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
学院科学制定培训课程,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课、主课和必修课,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业主课地位,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理想信念宗旨、党章党规党纪党史、优良传统作风、雷锋精神等教育培训。精心开发研磨课程。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纪念雷锋牺牲60周年,以辽宁“六地”文化为背景元素,研发沉浸式红色教育互动体验教学。学院将进一步积极探索访谈教学、论坛教学、行动教学、翻转课堂等新的互动教学方法。用好有关教材,结合实际开发相关案例,推广案例教学。

雷锋学院致力于打造“有温度的学院”。学院相继成为辽宁省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省妇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省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省文联文艺志愿者服务基地等,成为省内外60余家单位的教育实践基地。致公党中央、中央网信办、中国文联、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四川省绵阳市政协、辽宁省交通运输厅、辽宁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辽渔集团、东北大学等多家单位、学员对培训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雷锋学院通过发放近千张学员留言卡、拨打回访电话等形式对学院课程、服务保障进行评价,学员在留言卡、采访、感谢信对学院培训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满意度为99.4%。

一种精神,只有薪火相传,才会源远流长。雷锋精神绵延数六十年光彩依旧。雷锋学院将矢志践行以弘扬雷锋精神为己任,坚定不移地推进“向雷锋同志学习”到“雷锋精神是永恒的”伟大实践,书写弘扬雷锋精神的崭新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