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教育纵横 >>教育要闻 >> 通江县第二小学开展“校联体”教研活动
    详细内容

    通江县第二小学开展“校联体”教研活动

         为深入理解艺术新课标,有效落实双减政策,积极贯彻推进“校联体”建设,深化校际间的教学经验交流,实现教育资源互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近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第二小学与思源实验学校开展以“校际携手谋发展、同堂共研促成长”为主题的“校联体”教研活动。

    1.jpg


         首先是通江县第二小学的李宇琪老师带来的美术课《棕编的乐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棕编”手艺,李老师带来了很多棕编作品让孩子们欣赏、观察,一上课就引起了学生的强烈的学习欲望。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动手编制蚂蚱,一片片棕树叶在孩子的手上编织成一个个可爱的小蚂蚱,生动有趣,课堂氛围浓厚,让听课老师也忍不住动起手编起来。

    2.jpg


         第二堂课是由通江县第二小学蔡前芳老师带来的音乐课—《母鸡叫咯咯》,这是一首欢快的儿童歌曲,歌曲的旋律轻快活泼,表现了母鸡下蛋时欢乐的音乐情景,她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音乐节拍,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模唱、表演、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体验歌曲。激发了学生的创编热情。体验了音乐的乐趣,培养了孩子们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jpg


         第三堂课是由思源实验学校田坤明老师带来的美术课—《扎染》。扎染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工艺美术种类,是中国民族文化几千年来积淀的艺术结晶。孩子们首先了解了扎染的起源与文化,对民间扎染的历史、发展演变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田老师详细地讲解了扎染的方法,孩子们一个个跃跃欲试,根据自己喜好扎出不同形状,创意出美妙的图案,极大地增强了孩子们学习的成就感。

    4.jpg


         最后一堂课是由思源实验学校王旭东老师带来的音乐课—《龙的传人》。王老师通过听歌导入,图片展示欣赏龙的形象、色彩和姿态,了解龙的象征意义和有关龙的民族风情,凭借着自己多才多艺的教学展示,巧妙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6.jpg

         课后,两校召开了教研分享交流会,首先,由四位授课老师进行说课,接着,两校的教科室主任邵莉及刘华英分别就这四堂课进行点评,她们充分肯定了授课老师的基本功,教学设计灵活多样,课堂充满艺术魅力,教学效果良好。最后县教师发展中心张远莲主任和美术教研员马铭也对这四堂课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5.jpg


         总结座谈会上,通江县第二小学柏江校长,思源实验学校杨平校长,麻石片区督导员王明江对四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表示:“校联体”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个平台不仅能让老师们展示自己的风采,展示学校的特色,也使老师们在相互交流中学习,促使自我专业成长,希望两校以后在各方面开展进一步交流。

    7.jpg


         “教育路上,我们都是引路人,我们都是筑梦者。本次‘校联体’教研交流活动,搭建了本校与兄弟学校相互学习的平台,促进两校不断深化各自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新了教育观念,达到了自我完善,不断发展的目的。”活动结束后通江县第二小学校长柏江向笔者说道。(苟旭)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