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热点聚焦 >>焦点新闻 >> “汉字溯源”教学中的“五育并举”
    详细内容

    “汉字溯源”教学中的“五育并举”

           南阳市第十一小学校 李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并将“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体会汉字蕴含的智慧;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写进各学段的课程要求。汉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闪耀着中国古代前人的智慧光芒,镌刻着中国古代先贤的精神风骨,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当下,新版课程标准对于汉字教学的明确要求,让我们的“汉字溯源”教学更加富有现实的意义。

    一、在“汉字溯源”教学中促进德育目标的完成

    汉字是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社会进步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世界上唯一集形、音义于一体的表现形式。片片甲骨、竹简穿越千年,传递先祖的光辉,座座青铜鼎上镌刻的铭文穿越历史,告诉我们先祖的过往。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汉字的本身就是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载体;而汉字所特有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使得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个独立的文化个体,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就比如简单的“人”字,虽然只有两笔,但相互支撑立于天地之间,借此告诉人们要相互团结,而且做人要堂堂正正。还比如“孝”字,老子头下面一个子,就是告诉我们当亲人老去,你去搀扶、照顾就是孝道。“汉字溯源”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汉字,才能更好地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久而久之爱国主义情感就会深深根植于学生心中,在学习和感悟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的过程中学生高尚的爱国思想和民族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德育目标的完成。

    通过我们对汉字的溯源,让学生明白汉字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基本沿着表意符号的轨道,演进成为世界上唯一使用的古老文字而通行于世。这种源远流长的中华瑰宝,正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的骄傲和自豪,这也是我们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取之不竭的源泉。利用“汉字溯源”从小培养学生立志为祖国的发展,人类文明进步而努力的责任心、责任感,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在“汉字溯源”教学中促进智育目标的完成

    “汉字溯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坚持不懈勒耕不辍就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现行的课程设置,让许多家长对作为我们母语学科的“语文”教学往往是认为不需要怎样刻意的多努力就应该学得非常好,但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成也语文,败也语文”。汉语(汉字)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体系,她的里面是包含许多的知识的,并不是我们所简单的理解“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说一说”那么的简单,而“汉字溯源”就像是能够串联起这些知识的“脉络线”。在“汉字溯源”的过程中,我们对每个常用汉字读其音,写其形,知其义,明其典,悟其情,用其魂,以每一个汉字为基点,由点及面,去深入学习我们的母语文化。“汉字溯源”要进行大量的材料搜集,要仔细观察,归纳分类,而这些都可以培养学生较强的思维能力;语文教师亦应指导学生观赏生活中的汉字艺术品,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思想能力和创造力。教师如果能在指导学生“汉字溯源”的过程中,从趣味性和知识性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导。必能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达到能力与智力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在“汉字溯源”教学中促进体育目标的完成

        “体育”一词最早最早出现于1762年的法国,我国的“体育”感念是在1897年由日本引入的,当时的寓意是“身体教育”。由于我国古代没有体育的概念直说,但体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现象,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原始社会。但通过“汉字溯源”,我们发现,现在的“体”,左边“单人旁”,表示和人有关;右边一个“本”字,可以理解为“本来、本身”,所以“体育”就可以理解为“身体本身的教育”。虽然我们古代没有体育的概念,但在甲骨文当中我们早早就有了和体育运动有关的汉字。比如“走”字。从形态上看,甲骨文“走”字是个独体象形字,表示一个完整的、侧向的奔跑之人,是依据人身体跑步状态线条化后的文字表象。无论过去与现在,人类身体在跑步时的基本动作都没有改变的。通过“汉字溯源”,让我们在宏观体育的“身体本身的教育”再到微观体育甲骨文“走”所代表的的体育运动,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更明确地认识和了解广义的体育概念的基本内涵,并通过“走”“跑”身体的基本运动,使大家更具体认知我们的身体运动。通过“汉字溯源”,让我们明白“身体运动是根本,中华文字孕育深,人类运动源远长”,进而树立正确的运动观,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最终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四、在“汉字溯源”教学中促进美育目标的完成

    通过“汉字溯源”我们了解到我们的汉字是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之一,虽然她的文体形式经过了甲骨、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虽然经过时代的变迁进行了由繁体到简化,但每一个汉字还是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美,这种美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汉字的书写。汉字书写这种形式不仅是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汉字溯源”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具有特有的艺术美。写字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整体空间构造,表现出千姿百态的形体姿态、气势力量情感风韵,是一种净化了的线条美。再者一个个、一篇篇错综交织、丰富多样的书写在纸上让人感知似音乐流畅,似舞蹈翩翩。那表现力的美与和谐的自然美融为一体。无不让人受到美的重陶、美的教育及对美的向往,进而激发学生浓烈的兴趣。

    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书写情趣,让兴趣促成健康书写的动机;同时,在实际语文教学中中注重书写做到板书设计科学美观,在日常生活中也注重美的表现和示范,比如:层次严谨有序及合理的创意,生活中整整洁洁、注重自身的形象美……让学生在美而洁净的环境中乐学、求知。这样,通过书写教学让学生树立美的思想理念,能处处感知美、创造美和追求美。

    五、在“汉字溯源”教学中促进劳育目标的完成

         通过汉字溯源,我们知道,我们汉字就是在我们先祖对世界万物的观察中和劳动生活中逐渐产生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劳动是文化产生的根源,也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比如“劳”字,通过溯源我们发现,甲骨文的“劳”字和现代“劳”无论从字形还是字义上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判若两人”,但有一个基本的意思点却没有改变,那就是“劳动”需要出力、出汗,这样让学生们对“劳动”有了最清晰的认知,进而达到“知行合一”。

    “汉字溯源”教学需要在课下进行大量的资料的搜集、整理、归纳,这其实也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而且这样的劳动实践有明确的目标,有详实的计划,有周密的安排,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积累,对于劳动教育的意义也更加的明确,劳动教育的个人体会也会更加的丰富。在汉字溯源的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