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郭健宇】2022年初,按照吉林省人民检察院铁路运输分院部署,吉林铁路运输检察院(以下简称吉林铁检院)启动“咬人道口”专项整治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该院依法能动履职,针对道口不同类型隐患,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精准施策、有的放矢、成效显著。
“咬人道口”不再“咬人”

龙丰线4km+661m铁路道口附近某小区外墙底部每到冬季就不断有清水涌出,水流经道口时遇寒结冰,最大厚度达10厘米,小区物业也未查清漏水原因。该道口常有行人摔倒受伤,危及过往车辆通行安全,周围群众反响强烈,是典型的“咬人道口”。发现问题线索后,吉林铁检院及时联系监管单位,该单位联合多个部门前往现场,挖开流水墙,经过一整天的作业修复了漏水管线,小区物业也组织车辆将道口冰层铲除,存在多年的道口安全隐患得以消除。吉林铁检院全程监督,工作成效得到道口附近居民及铁路工作人员的一致认可。

“肠梗阻”不再“阻”

长图线33km+31m铁路道口两侧为101省道和006乡道,在周围十几公里范围内,该道口是两条公路互通唯一路径,道口紧临某国有粮库,运粮大车出入频繁,该道口5.5米宽的铺面无法满足过往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经常发生严重堵塞,当地人戏称“肠梗阻”。为畅通阻塞,吉林铁检院多次与公安、铁路相关部门沟通,一方面督促公安交管部门在道口安装大车让行警示标志;另一方面向铁路相关单位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监督其拓宽铺面宽度、更换抗压能力更强的铺面橡胶。今年7月,铁路部门投资7.8万元,将铺面宽度由原来的5.5米拓宽至6.6米,铺设了抗压能力更强的八孔桥枕铺面橡胶。昔日的“梗阻”变成了“通途”。


市长热线不再“热”

沈吉线439km+965m铁路道口是市长热线的“常客”。道口两侧路面狭窄,车辆违规停放,导致高峰时道口堵得水泄不通,严重影响临近小区群众出行,且常有车辆被困道口铺面,对列车运行安全带来较大隐患,但由于连接道口的道路没有设置路名,无法进行违停处罚,公安交管部门也犯了难。吉林铁检院积极能动履职,坚持以“我管”促“都管”,经过与公安交管部门、属地街道办事处、民政等部门沟通协调,目前,公安交管部门在该道口设立了禁止停车警示标志,并对违停车辆及时进行提醒、教育,作为缓解拥堵的临时措施。接下来,该院将继续推动民政、属地街道办事处等部门设置道口两侧路名工作,便于公安交管部门执法有据,彻底清除此处安全隐患。
枯萎的绿化带复绿了

龙丰线7km+559m铁路道口,因附近居民在道口附近倾倒生产、生活垃圾,形成了较大规模垃圾堆,多次清理却屡有反复,不但原有绿化带被侵蚀大半,铁路沿线生态环遭到破坏,垃圾中的轻飘浮物还极易被大风刮上铁路道口及线路,危及列车运行安全。吉林铁检院注重溯源治理,与属地监管部门召开检政会议,向其公开送达检察建议,并跟进监督。属地监管部门及时清除了垃圾堆,还采购封闭网对垃圾堆放路段进行封闭管理。经联合整治,垃圾堆再没有出现,被侵蚀的绿化带已长出了新草。该院定期开展隐患整治“回头看”,保障治理成果的长效性。



下一步,吉林铁检院将秉持双赢多赢共赢理念,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推进“咬人道口”整治工作,切实保障列车运行和百姓出行安全。
编辑:李海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