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程教育进课堂 课后服务更精彩在“双减”改革背景下,福建省泰宁县第一中学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课程,其中编程教育就是学校课后延时服务科技社团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思维和算法思维。通过全面学习C++语言编程、算法基础、计算机数据结构等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解决方案,最终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程序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探究精神。
学校每学年从七、八年级中选择对程序设计兴趣浓厚的学生参加,组成编程社团,定点定时间开展常态化的教学与辅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授课与辅导,让学生将编程知识与真实的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发挥想象力,将知识点运用起来。这一过程中,可以实现孩子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过渡,为竞赛和自己的成长注入新活力。
编程课程,学生每完成一个步骤及攻克OJ中的难题时,都能感受到快乐,收获成功体验。同时编程能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帮助孩子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拓展思维,做更好的自己。 据悉,今年9月,学校经过四轮评测挑选出六位同学参加全国信息学奥赛普及组(初中组)第一轮能力认证,成绩斐然,获全国一等奖1人(晋级决赛),全国二等奖3人,全国三等奖1人。泰宁一中将始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开发特色课后服务课程,探寻提质增效的新路径,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努力。(艾模钦 余兴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