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研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ㄧ通江县实验小学开展“校联体”教研活动秋高气爽新学期,课标学习正当时,为了积极推进“校联体”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9月27至29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实验小学盛情邀请了涪阳镇中心小学,麻石镇中心小学,唱歌镇石林小学等联盟校60余名优秀教师来校开展“校联体”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以“联校共研新课标,携手赋能新课堂”为主题。分为课堂教学观摩,评课交流研讨,名师专题讲座三个部分。
刘可芳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一课,指导学生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在读中体悟情感的熏陶,通过对睡梦中妈妈的描绘,感受词汇的精美,积累语言,训练说话,启发想象,体会情感,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何玲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老师富有亲和力,课堂气氛活跃。教学中,采用了个别读、齐读、边读边想象等形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体会。通过引导——探究——合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快乐学习。
苟琼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通过回忆梳理故事情节,为后文的创造性复述故事搭支架。再通过学生的故事讲述,引发学生对复述故事方法的思考,从而总结出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课堂教学中让孩子的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
苏燕执教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通过摸角、找角、摆角等活动,引导他们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在实践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从而建立起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学生模型的过程”这一理念。
赵文涛老师执四年级数学《加法运算律》。赵老师以生活中收电费为例,让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并进行讨论,培养了孩子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
余飞老师执教六年级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整节课以问题为引领,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形成表象,在小组讨论中悟出方法,在讨论辨析中进行方法优化,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通江县实验小学六名老师执教的研讨课,获得了与会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老师们在评课交流研讨环节中纷纷表示:执教老师主动学习,将新课标教学理念融入课堂,开阔了视野、明晰了教学方向,启迪了思维,回归了教学本质。课堂本就应追求真学、真教、真讲,突出学生本体、学科本位、树人本质。
通江县实验小学教科室副主任王菊珍、通江县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组长王英,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全方位解读义务教育阶段2022版语文、数学新课标内容。特别是通过新旧版课标的对比,明确了新课标传递出的关键词,核心素养、结构化整合、学习任务群、学业评价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最后她们积极倡导老师要有大单元整体学习意识,注重科学的教学评价和健康的价值观引导,以实际行动把新课标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该校党总支书记、校长蒲芙蓉表示:要以新课标为切入点,全力构建高校课堂;以课带研,促进教师优势互补、共同提升、互相成长;以“校联体”建设为平台,加强校际交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黄鹏程 康 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