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教育纵横 >>教育要闻 >> 寻古老汉字根脉 品中华传统文化--文峰区东风小学少年宫甲骨遗韵社团线上特色活动
    详细内容

    寻古老汉字根脉 品中华传统文化--文峰区东风小学少年宫甲骨遗韵社团线上特色活动

    时间:2022-11-30     作者:文峰区东风小学【原创】   阅读

    “字关千秋薪火路,文行万里华夏情。”甲骨文,是照亮中华文明的一盏明灯。它上承原始刻划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它使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得以延续传承。习近平总书记10月28日考察殷墟遗址时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了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0.jpg


    为了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增加学生对汉字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东风小学三三班本学期开设了甲骨遗韵社团。

    1.jpg


    近期,猝不及防的疫情,孩子们正常的校园生活被按下了暂停键,虽然我们不能相聚,但我们以线上的活动形式,开展了别样的社团活动。

    2.jpg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甲骨遗韵社团活动,教同学们了解每个甲骨文字的来历和意义,学习汉字的演变过程。同学们在认识甲骨文的同时,更巧妙运用创意作品等方式展示自己对千年的汉字文化的领悟。

    材料:铅笔、剪刀、胶水、彩纸、黄豆(或绿豆)

    先用铅笔在纸上写出“学”“习”两个字的甲骨文字。

    5.jpg


    写出“学”“习”两个甲骨文字后,用胶水沿着文字笔画涂上粘胶,然后把准备好的豆类材料粘贴上去。

    6.jpg

    最后,在“学”“习”两个甲骨文字的周围,粘贴一些彩色的小纸片。(图8、9、10)

    在甲骨遗韵社团活动中,同学们每一次都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艺术熏陶。在粘贴豆类材料环节,同学们或用黄豆、绿豆,或用芝麻、小米,抑或用大米、瓜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文字跃然纸上。

    15.jpg

    东风小学少年宫甲骨遗韵社团的活动内容以识读甲骨文字、了解甲骨文字的形成为主体,结合不同的艺术形式,依托各种材料,创作带有美感的甲骨文作品。每次活动,都使学生在学习和创作的过程中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提升艺术素养和作品表现力,增强了文化自信。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