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教育之“三小案例”的观察分析与教育指导策略时间:2022-12-03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在教育研究工作中经常会观察到一些小小的案例,它们既关系到幼儿的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幼小衔接,又体现着“无痕”的教育价值,现选择以下三个小案例,将自己的观察与分析、教育策略及指导记录如下: 案例一:关于书写。1名刚上大班的幼儿兴奋的向我展示他会写自己的名字了,那是三个笔画复杂的字,相信家长一定费了不少心思来教孩子,而孩子也付出了不少的努力来学习,幼儿在写的时候身体明显在趁力,握笔很紧,头很低,眼睛紧盯着,很吃力的样子,写出来的字七零八落摆了一片,虽然笔画组合分散,倒也能够辨认出是他的名字,幼儿告诉我他还会写其它的字。 观察与分析:在幼儿阶段,因其手部精细肌肉动作发展不协调,握笔的力量还不够,所以通常采取前书写练习方式进行,如绘画、手工、连线等,避免手指变形,甚至导致幼儿视力异常。同时,根据日常观察,该幼儿日常动手能力就较弱,提前写字对他就是一种拔苗助长式的伤害,但是孩子在写字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努力和成功的喜悦,能够折射出家长的期望和孩子渴望得到肯定的心理。 教育策略与指导:首先我很高兴的鼓励幼儿会写自己的名字了,对他的努力表示了积极的肯定,然后我问了他三个问题:在写的过程中感觉累吗?哪里累?和绘画相比哪里不一样?幼儿连比再画告诉我,写字累,手指会疼,眼睛累,有时候线会重叠到一起,不好看;而绘画很轻松,自己喜欢,画的也好看。根据幼儿的回答我鼓励他多以后画画,多做手工、不写字,等有一天他一定会写出来很漂亮的字。 幼小衔接中,有的家长存在不了解不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会提前教授孩子小学教学内容,针对这类情况,老师单纯讲理念远没有实际案例效果好,于是我借用幼儿写名字的案例设身处地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与其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首先把对幼儿写字时的动作观察及我与幼儿的对话原本告诉了家长,提示家长,过早让孩子写字,不仅影响他手部骨骼的发育,同时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视力,让家长站在幼儿的角度,从心理、生理发育两方面感同身受,家长终于理解了孩子,也认识到自己急于求,提前让其写字的危害,不再让孩子写字了。 案例二:关于系鞋带。幼儿园区角常备有系鞋带的玩教具,虽然此类玩具造型各异、色彩丰富,玩具的设计目标明确,但孩子们常常熟视无睹,基本无人问津。 观察与分析:究其原因,学糸鞋带对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带子穿插繁琐,容易迷和乱,成功机率小,且这个活动通常是单独进行,缺乏幼儿之间的互动,使其常会因枯躁或怕失败而半徒而废,而据目前幼儿园现状来看,因一日流程时间受限等因素,幼儿普遍都以穿是粘贴式的鞋子为主,心理上缺乏对系鞋带的需求,生活中锻炼的机会也很少。 教育策略与指导:生活自理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帮助幼儿练习此项能力,同时克服畏难心理,我采取了以下方式进行指:第一,把系鞋带玩具设定为二人互动性游戏,开展“小老师”、自我奖励活动,凡是能够教会一名好朋友系鞋带,或是自己成功完成的幼儿,都可以得到奖赏,在互动墙上给自己粘上一玫小花,累积还可得到老师的小奖励。第二,准备一些漂亮的玩具大鞋子,谁能够穿上并系好鞋带,即可在室内来回走动向小朋友展示自己的成果,大大提升了幼儿系鞋带的主动性,也培养了自信心。第三,班级定期开展“系带鞋日”,当天全体小朋友都穿系带鞋,集体学习、互帮互学,形成班级氛围,增强幼儿学习的需求感,提升学习的主动性。 家园共育方面,根据“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指导理念,我鼓励家长休息日多给幼儿穿系带鞋,利用日常契机和孩子一起系鞋带,对幼儿采取帮一半等方法,在生活中轻松练习小技能,培养自理能力。 案例三:关于粉笔使用。幼儿非常喜欢粉笔作画,每到发粉笔,平时不喜欢画画的幼儿也会因能够自由发挥而兴趣高昂。 观察与分析:粉笔的长短和粗细,对于幼儿来说比较容易掌控,能够充分体现手眼协调,训练幼儿手部的力量。又因粉笔随意性强的特性,作画轮廓通常比较大,有利于幼儿充分发挥自我想象,效果立竿见影,擦除方便,对于幼儿来说,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粉笔画深受幼儿喜爱。 教育策略与指导:第一,考虑安全卫生的情况下,在班级投放一定数量的粉笔,色彩多样,取放方便,同时配备粉笔写画板供幼儿随机作画。第二,在幼儿园确定一片适宜的区域作为固定的小天地,定期进行粉笔画活动,确定灵活的主题,鼓励幼儿画自己喜欢的事物,并作为一个特殊的小展示区。第三,注意关注平时不喜欢绘画、缺乏自信的幼儿,多为其增加粉笔使用的机会,帮其增强对绘画的兴趣。 需要注意的是,粉笔画区域设置一定要明确,培养幼儿文明行为,不拿粉笔乱画乱涂;提供的粉笔要安全,尽可能的防止粉尘污染。 在幼儿园,有许多类似不被关注的小活动,作为老师也容易忽视这些教育小契机,这些活动虽然小,教育价值却很大。部分幼小衔接研究课题已经进入结题阶段,在幼儿的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渗透着,我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关注幼儿的兴趣点,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推进家园共育,使幼儿在轻松的教育氛围中快乐成长,健康发展。 小小案例,价值无限、教育无痕,融于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