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教育纵横 >>教育要闻 >> 聆听领袖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文峰区红领巾巡讲团走进安阳市南关小学(二)
    详细内容

    聆听领袖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文峰区红领巾巡讲团走进安阳市南关小学(二)

    时间:2022-12-11     作者:南关小学【原创】   阅读

    1.jpg

    一颗孝顺的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上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新一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领广大少年儿童从小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安阳市南关小学积极响应上级少工委的号召,组织并成立了“安阳市南关小学红领巾讲师团”,随即开展宣讲活动。本期宣讲主题为“聆听领袖故事——一颗孝敬的心”。本期红领巾宣讲人是二(2)中队辅导员李培英。

    2.jpg

    同学们,大家好!你们知道这位和人民站在一起的领导人是谁吗?是的,他就是我们敬爱的习近平爷爷。习爷爷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时刻把人民装在心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习爷爷之所以能够成长为我们国家的伟大领袖,得益于他的良好家风,得益于母亲对他的谆谆教诲,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讲习爷爷在成长过程中和母亲之间发生的精彩故事。

    3.jpg

    “蒙养之本,必自母教始”。自古以来,母爱的伟大广为人称颂。

    习近平的母亲齐心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也是一位要把“一切事情都处理好”的要强母亲。“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以优秀的家风感染、教育子女们。在对习近平的期望中,更有一份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与担当。

    儿时的习近平

    习近平五六岁时,母亲便教导他要“精忠报国”。

    当年母亲把他背在背上,去新华书店买讲岳飞故事的小人书。买回来之后,就给年幼的习近平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从那时起,“精忠报国”四个字就像一粒种子种在习近平心里,成为他一生追求的目标。

    4.jpg


    十五六岁时的习近平

    十五六岁时,习近平下乡来到陕北梁家河成为一名知青,从此和家人天南地北,相隔7年之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母亲亲手为习近平缝制了一个针线包,并在上面绣了三个红色大字:娘的心!

    七年知青岁月,“娘的心”伴随着习近平在艰苦生活中磨炼成长。

    离开梁家河时,习近平把这个针线包送给了邻居张卫庞以作纪念,就像他说的:“我的人走了,但是我把我的心留在了这里。”

    此后,从正定到福建,从浙江到上海再到中央,这份初心久而弥坚,从未改变。

    5.jpg


    参加工作后的习近平

    2000年春夏之交,齐心赴陕甘宁老区考察。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照金,齐心看到北梁红军小学教室简陋,设施陈旧,于是动员全家捐资15万元对北梁红军小学进行迁址重建。

    2018年5月,孩子们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学习革命历史的体会和学校发展变化情况。一周后,孩子们就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总书记勉励他们“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数次踏访革命圣地,“红色足迹”遍及大江南北。

    “工作好、学习好,一切事情都处理好。”齐心一直用这句话叮嘱勉励习近平。

    2001年春节,习近平因为工作原因没能跟父母团聚。母亲齐心与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通了一次电话。

    在电话中,齐心语重心长地叮嘱:“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了,就是对爸爸妈妈最大的孝心。”

    多年来,习近平谨记母亲教诲,夙夜在公、勤勉工作,用实干践行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誓言。

    清正和睦的家风为习近平“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打好了价值观的底色。对于习近平所走的每一步,齐心都会及时给予鼓励和告诫。

    习近平担任福建省省长时,齐心给他写信,语重心长地说“高处不胜寒”,嘱咐他更要从严要求自己。

    “一家仁,一国兴仁。”立党为公、廉洁奉公的本色深深烙印在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理念和实践中。

    6.jpg


    习近平对母亲的孝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办公室里,常年摆放着与父母家人的数张合影。其中一张照片,记录下了习近平陪伴母亲散步的温馨时刻,习近平拉着母亲齐心的手,漫步在公园中。孝敬父母、重视亲情,习近平有着深厚的家庭情怀。

    另外一张照片是总书记发表2021年新年贺词时第一次出现在办公室的书架上。照片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掺扶着母亲齐心,母子二人的手紧紧交叠在一起。

    牵手,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动作,通过照片,定格成时光的温暖印记。从青年时代开始出发,走得再远,回头望时,手牵着的还是父母,原点还是家庭。这是走不出的风景,亦是走不出的牵挂。他曾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多年来,无论工作与职务如何变动,习近平始终牢记母亲的嘱托,坚守初心,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为人民服务,这就是习近平对母亲“最大的孝”。


    7.jpg

    向习爷爷学习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我们小学生应该从小向习爷爷学习,懂得感恩、懂得感谢父母。那么,我们小学生怎样做到孝敬父母呢?

    首先,要听从父母的话,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其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懂得体贴父母,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每天用“一句关爱的话语,一个亲热的动作,一个微小的进步,去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与孝心吧!”

    8.jpg


    宣讲感言

    此次宣讲拉进了习总书记与少先队员的距离,培养了少年儿童对党、对领袖的真挚情感,坚定了队员们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我们深信,少先队员们必将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牢记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从小孝顺父母,学习做人,学习立志,学习创造,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积极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9.jpg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