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万源红色资源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四川万源,红色历史源远流长。1929年,万源固军坝武装起义,建立了四川工农红军第一路游击队,起义军创建了四川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万源成为了四川红军之源,起义领导人李家俊等万源籍革命烈士,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在人民解放军军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入川后,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长驻万源,指挥千军万马。当年,红四方面军先后有5个军13个师30多团驻扎万源。在万源战斗过的开国将帅共有303人,其中元帅1人、大将1人、上将14人、中将35人、少将252人。万源的近现代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同时有着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 硬件方面,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有集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国级4A级景区红军公园,有固军坝起义军总指挥部旧址文昌宫、李家俊烈士故居等,以及大面山、玄祖殿、花萼山、五龙台、竹峪关等红军重要战场遗址,有红军石水缸、刘湘自叹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布告、红军自制手榴弹、川陕苏区种烟证等重要革命文物等,以及散布在全市各地的红军石刻和墨写标语。软件方面,境内有许多感人的红军故事和传唱着不朽的红军歌谣,以及在万源保卫战中孕育出的川陕苏区红军精神等。 立足万源红色物质场馆资源和红色精神文化资源,可以对中学生采取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和专题讲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让学生在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实现听与看、学与想、动与静的有效结合。 一是组织学生开展现场教学。利用城区课堂,组织学生参观红军公园、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在李家俊塑像、红军纪念碑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观看诗朗诵“万源之山”等。城区外课堂,参观固军坝起义总指挥部——固军文昌宫、李家俊故居、龙潭河战场遗址,瞻仰红军团长李明墓、敬献鲜花等。 二是开展体验式教学。组织学生参加体验式教学活动。登大面山、玄祖殿、五龙台、包台山等,参观万源保卫战、宣达战役、竹峪关反击战等战场遗址,实地体验当年红军冲锋感觉,学唱《不要忘了这片血红的群山》等歌曲。 三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融入红色文化教育。专题讲座“固军坝起义”和“万源保卫战”,向学生灌输无论是固军坝起义时期还是川陕苏区时期,万源人民作出的特殊贡献。亮点有303位开国将帅在万源战斗、万源是川陕苏区的军事中心等;泪点有笋子梁十二勇士、运粮队饿死在运送军粮的途中等;震撼点有万源籍红军的生存机率等。特别是“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它的孕育地主要是在万源,红军精神不但具有时代性,更具有历史传承性,讲深讲透智勇坚定是红军精神的灵魂,排难创新是红军精神的核心,团结奋斗、不胜不休是红军精神的基石。 另外,我们可以组织人力撰写、编印反映万源保卫战、固军坝起义的红色书籍,在学校内设立红色文化长廊、红色文化书库等,让学生笼罩在浓浓的红色文化氛围中。(作者:王守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