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信访工作条例》与《信访条例》异同及 如何开展信访工作2005年1月5日,《信访条例》由国务院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2022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752号国务院令决定废止该行政法规。 2022年1月24日,《信访工作条例》经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批准。2022年2月25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 一、《信访工作条例》与《信访条例》异同 (一)针对性不同:《信访工作条例》是针对开展信访工作制订的条例;《信访条例》是针对信访人、信访事项制订的条例。前者比后者内容更明确,更具操作性。 (二)发布单位不同:《信访工作条例》由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批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信访条例》由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温家宝总理签发。 (三)重视程度不同:《信访工作条例》明确了指导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党对信访工作的高度重视,“坚持和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保持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信访条例》则是“为了保持各级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未能充分体现党对信访工作的高度重视。 (四)信访工作体制不同:《信访工作条例》着重党的统一领导,党政同责。《信访条例》着重政府领导主导。 (五)《信访工作条例》明确了信访工作遵循的5条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坚持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坚持源头治理化解矛盾,而《信访条例》未明确。 (六)《信访工作条例》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并明确职,《信访条例》无联席会议制度。 (七)《信访工作条例》的工作职责有7条,《信访条例》工作职责只有6条。 (八)《信访工作条例》明确了监督和追责,而《信访条例》强调法律责任。 二、如何开展信访工作 笔者在县教育主管部门专职从事信访工作14年,仅就教育部门如何开展信访工作提出拙见。 (一)建立信访工作常设机构。县教育部门是县政府的组成部门,管理的学校和师生群体众多,承担的信访工作体量比其他部门大,应当而且有必要建立部门信访工作常设机构——信访股,并纳入编制。信访股归属局党组和局行政直接管理而不是附属于某股室,独立行使信访工作职能。信访股要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配齐工作人员,预算必要的办公经费。同时,设置接待群体上访和调解矛盾纠纷的场所,并配备摄像、录音等全程监控设备。 (二)配备业务熟练的专职人员。宜配备3名专职从事信访工作的人员,如遇特殊情况可临时补充人员。这3名人员的身份需具备以下要素之一:一是党员,充分体现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工作。二要有工作经验,善于做群众工作,善于做思想工作,善于做心理疏导,善于化解矛盾纠纷。三要不同性别、年龄合理搭配,既有男的、又有女的,还要老中青兼顾,便于做不同类别群众的信访工作。 (三)建立健全规范的工作机制。 1.规范信访渠道和平台。目前,除信访人直接到相关单位上访反映诉求外,通过书信反映诉求的方式已不多见,更多的是信访人通过电话、网络途径反映诉求。受理信访的平台很多,有单位的投诉电话、投诉信箱,有12345热线电话,有网络问政,有上级单位和上级信访平台转达的信访事项等等,让基层单位应接不暇,也让信访人无所适从,不知道通过哪种渠道反映诉求更容易得到回应。为此建议,通过电话、网络受理的信访诉求,宜归总到一个信访平台上,既便于信访人反映诉求,也方便信访部门受理信访事项。对于信访人的诉求,要甄别、筛选,对毫无道理没有必要受理的,可否不予受理,从而提高信访事项受理质量和办事效率。 2.规范信访事项办理程序。一是受理登记信访诉求。除向相关领导或相关部门直接反映诉求外,信访人上访宜由信访部门接访,倾听其诉求,书面记录、登记信访事项;对通过电话、网络反映的信访诉求或者信访平台反映的信访事项,应由信访部门受理登记。二是转送信访事项。根据信访事项的内容、性质,信访部门提出办理意见,呈送领导批示,交相应股室或学校承办。三是办结答复信访事项。承办股室或学校对信访事项开展情况调查、提出处理意见;或者就咨询的问题根据政策按照规范的格式写出书面答复,交信访部门在信访平台上答复;或者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向信访人答复,也可由承办股室或单位直接向信访人答复。信访人对答复有疑问,要做出解释。四是信访股督促相关股室或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按照要求办结信访事项。 3.灵活处理群众上访问题。接待群众上访并处理上访群众的诉求是信访工作的难点,是最艰巨的信访工作。接待上访群众的关键是沟通难,症结主要有两点。一是上访群众往往带着情绪、怨气反映诉求,他们不仅反映诉求,还要找地方、找人出气。二是有的上访群众文化水平不高,缺乏涵养,反映诉求的方式粗俗。信访工作人员一定要有文化涵养,懂政策,有足够的忍耐心,不可激化情绪。待上访人发泄情绪后,再耐烦地跟上访人说明情况、解释政策、回答问题,提出解决诉求的建议。在调解信访难题时,要多元协作联动,相关的学校、股室、部门等要共同协作,联动处理。 4.分析研判信访突出问题。一是对处理结案的信访事项进行归类,分时段、分类别统计、汇总。二是通过归类、汇总,梳理信访事项的突出问题、典型问题、普遍性问题。三是分析突出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的症结,诉求的群体,诉求的主要问题。四是针对信访突出问题,改进工作方法,调整政策措施,从源头减少信访问题。(资中县教育和体育局 傅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