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校园之友 >>招生就业 >> “忽视”也是一种艺术
    详细内容

    “忽视”也是一种艺术

    时间:2023-04-27     作者:西安高新第五小学 李婉艺【原创】   阅读

    图片1.jpg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孩子的心灵世界,敏感而丰富,有时,他们需要我们持续的关注,有时,却需要我们有意识的“忽略”;有时,需要我们去追究事情的真相;有时,却需要我们放弃结果而关注过程…

    对于特殊学生而言,他们需要的其实就是这样的“忽视”,忽视他们的失误,忽视他们的尴尬,忽视那些不想为人所知的缺陷和隐私。

    曾经听一位前辈说过一句话:最好的学校教育其实就是一种自然地生长,就像田地里的幼苗,让它生长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随意走到里面去,踩到伤到它。

    李老师班就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小幼苗,小林同学。一年级开学报到的第一天,他和爸爸一起来到教室,与其他孩子别无二致,甚至还主动留了下来,在爸爸的帮助下打扫教室卫生,看到他拿着拖把的小小身影,李老师不由地赞叹:“可真是一位能干的小男子汉呀!”可就在第二天的“新生入学一日体验”,到了中午用餐时间,当其他孩子都排队到教室门口有序打饭时,只有他迟迟不肯离开座位。李老师把他的反常举动归结于对陌生环境的紧张,适应能力弱,便耐心地上前和他交谈,但这样的苦口婆心好像并没有奏效,小林同学用像是从嗓子眼里挤出来的声音结结巴巴地回答:“我……我……不吃。”李老师只好打好饭送到他的面前,之间他用手紧紧地攥着勺子,表情艰难地吞咽着米饭,仿佛盘子里不是可口的饭菜,而是苦口的药水。事后,李老师把孩子的反常表现告知了家长,这才了解到小林同学原来是一位特殊的孩子,因为幼儿时期偶然一次受到外界的剧烈惊吓,从此有了非常严重的社交障碍和应激心理,从幼儿园阶段便是如此。除了建议家长带孩子做专业的心理治疗外,李老师暗暗想,作为一名教师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帮助他,改变他。虽然从教已经十几年,但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类型的学生,李老师积极向其他老师请教,也阅读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文章,她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尽最大的努力给予小林同学关注和关爱,多给他一些机会,慢慢让他适应环境。可这样的方法很快就起到了反效果。

    开学之初的一个月,课上,李老师把简单的问题留给他回答,想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可当他第一次用颤抖地声音读着词语时,一年级的小同学们发出了窃窃地笑声,尽管经过教育,同学们后来懂得了用掌声鼓励小林同学,但越热烈的掌声似乎对他来说是一种越大的压力,他变得更加不敢开口。中午打饭时,李老师又细心地安排了一位热心的男生带他一起排队,想要减少他内心的恐惧,可每当同学想要牵他手时,他用劲全身力气在抗拒,同学们也会自发地为他喊加油,可他好像更加地紧张,更无法迈出一步。为此老师又专门咨询了学校的心理安老师,安老师建议带着小林做一做沙盘,征得家长的同意和支持后,第二天“连哄带骗”地将他带出教室。可走到楼梯口时,小林同学死死地扒住栏杆抵抗。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李老师一有空便问问小林同学;“今天在学校开不开心,有没有交到新朋友,下课有没有出去和同学玩”等等。尽管得不到他的回答,但李老师想,他一定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吧。一个多月下来,结果并不像预期的美好,在小林同学因为过于紧张而开始频繁尿裤子的时候,李老师知道这样的方法是有问题的,自己“过于”关注这个孩子了。

    猛然间,李老师又想到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样一个场景:一位残疾运动员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不慎从轮椅上摔下来。几秒钟后,服务人员便迅速围拢过来,只见他将手一摆,示意大家不要相助,自己则用力支撑起手臂……终于,那残缺的身躯又回到了轮椅上。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上滑落,他却满意地笑了。对于特殊人群,帮助是必要的,但也要注意方式。有时,给他们最大的帮助就是忽视他们的特别之处,以自自然然的心态让他们感受到平等和尊重。对于特殊学生而言,他们需要的其实就是这样的忽视,忽视他们的失误,忽视他们的尴尬,忽视那些不想为人所知的缺陷和隐私。这也许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教育、最大的保护。

    于是,在后面的学期,李老师调整了自己的策略,在学习成绩和课堂习惯对小林同学不做过高要求,尽力即可,不影响他人即可。课堂上正常提问,不过多提问他。打饭时也不特别关注他,当他因为害怕不敢出教室时,她便默不作声地将打好的饭放到小林的面前。对于他在做操、升旗等集体活动中的反常举动,如突然蹲下,突然手舞足蹈等,只要不影响他人,便装作视而不见。因为上一任同桌格外尽职尽责,总是帮他收拾书包,提醒他老师讲到课本的哪里,小林同学似乎倍感压力,上课时脸上经常呈现出极度痛苦的表情。后来,李老师给他换了一位性格大大咧咧却心地善良的新同桌,这位同桌反倒能包容他的一些小反常和小错误,还会学着李老师的样子表扬他。慢慢地,同学们好像也察觉到了李老师的这种“忽视”,当小林同学面临困难时,他们不再一个劲儿地加油鼓劲,而是悄悄地帮助他,比如趁他不注意,自己打饭时多打一份放在小林同学的桌子上,比如站队时前后左右主动空出定点位置留给他,比如发作业时看到小林同学得到“A+”,会因为他的进步而毫不吝惜赞美;比如当他回答不出问题时,同学们不再掌声鼓励,而是静静地等他回答;当他说出答案时,教室里每每都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林同学再也没有尿过裤子,中午也慢慢地敢跟着同学一起出去打饭了,课间的走廊里也多了他的身影,当我问起他在学校开心不开心时,他也能简单地回答是或否,久而久之,李老师也欣喜地发现他开始笑了。看到他的进步,李老师发自内心地高兴和感动,这是适当的“忽视”所带来的奇妙改变。

    在许多教育家的认识中,教育是一件关于孩子的“可能”的事业。好教育,就是创生出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可能;坏教育,就是掐灭孩子原本的种种“可能”。我们的教育每天都在努力创造这样或那样的可能性。作为老师,我们必须努力改善自己的教育生态,学会选择性的忽视,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在我们的孩子以一种生命成长的姿态自然绽放。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