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 >> 蔡尹宏‖《我与〈新时代新雷锋〉》成熟源于对信念的追寻与坚守
    详细内容

    蔡尹宏‖《我与〈新时代新雷锋〉》成熟源于对信念的追寻与坚守

    蔡尹宏‖《我与〈新时代新雷锋〉》成熟源于对信念的追寻与坚守



    一、在新时代新雷锋的旗帜下集结

    在全民学雷锋活动60年之际,为新时代的中小学生提供一个知雷锋、懂雷锋、学雷锋、做雷锋的读本。当我接到雷锋读本编写组发出的集结号,既兴奋又自豪。过去我是雷锋小学的学生。小学期间记忆最深刻的是每周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帮助孤寡老人和军烈属打扫卫生。那个年代轰轰烈烈学雷锋,做好事是学雷锋,替别人着想也是学雷锋。雷锋精神的种子就是在小学的时候种在我的心田。

    后来,我作为雷锋小学毕业的学生能回到雷锋小学教书育人,这是一生无悔地追求。我要脚踏实地用用雷锋火炬照亮每一位学生未来人生!现在我能成为《新时代新雷锋》的编写人员,不仅是一次成长历练的机会,更让我觉得自豪。我有信心把这件事做好。

    二、确立《新时代新雷锋》小高版编写大纲,经历了“头脑风暴”

    我被分到小高组,在这个老中青结合的组里,大家齐心协力,共同研讨,为编好书而努力。在研讨小高组编写大纲这件事上,可谓是一波三折。

    小高组七位成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各抒己见,以自己对雷锋的了解,把自己践行雷锋精神的体会,毫无保留的分享。根据雷锋精神的五个内涵,确定五个单元,目标定位准确。我们的编写大纲第一稿受到了“指挥部”的认可。


    编写大纲第一稿


    接下来要攻克的难关是如何把每个精神内涵鲜活地、灵动地传递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喜欢看,愿意做。我们小组成员各有所长,比如胡老师作为《雷锋志》的编写人员有权威的代表,想出金点子,是我们组的主心骨;文老师以德育的角度诠释雷锋精神传承故事;我作为一个一线工作的老师,用带领孩子们践行雷锋精神的鲜活事例丰富读本内容;小胡和小王为我们组注入年轻的活力,让读本的语言更贴近孩子的语言等等。


    编写大纲第二稿



    三、从大纲第二稿到第三稿这个过程最难忘,攻山头就是这样打响

    总指挥刘教授经常用“上甘岭”战役来激励大家,编撰过程的事实的确如此。因组长临时有任务,翟老师让我挑起代理组长的重担,那两天正是大纲形成的关键期。这千斤重的担子压得我有点儿喘不过气。幸运的是,翟老师坐镇,把控大局。

    那是4月8日,一早翟老师就和大家做到一起研究第三稿的大纲。总体来说翟老师领着大家一条一条的细抠。单元主题主要讲什么,落实到一课中,用哪个雷锋故事,雷锋说过哪些与主题有关的金句,党中央领导有没有相关的讲话,设计什么样的实践活动,用哪张图片来展现,图片的形式要丰富,不要拘泥于雷锋照片,相关的绘画,或者艺术形式也都可以。

    高度兴奋,高度紧张,每个人都绷紧了弦,不仅是脑力的展示与消耗,也是体力、耐力的比拼。一个上午整整4个小时,翟老师带领大家顾不上喝水,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集体的智慧,进行头脑风暴,最终达成共识,完成编写大纲第三稿。

    如果说时间短,效率高的经验是什么,就是多元的头脑风暴,但确九九归一,有一个核心,还有,不空泛议论,而是紧紧把控纲要,一条一条往前推,沿着每一个逻辑层次推进,用一个个逻辑点来支撑整个体系。

    这天下午,刘教授主持入营的第一次工作会议,我们小高版大纲获得与会作者的肯定。如果说,我们的秘密武器是什么,就是步调一致,一个号令,攻山头。







    四,“妥协”与“坚守”,哪一个才重要

    第五单元的第三节如何定位经历了反复。原来我们立题为:“时刻准备着:做共产主义接班人”,以此作为读本的一个结尾,即达到一个高度,也回归学雷锋活动的出发点,立足点。这是新时代党的立德树人的一个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育人。这也是党中央领导在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贺信中明确提出:“引领广大少先队员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然而,有一个声音,认为这个内容比较空,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理解不了-------

    砍掉吧,妥协,第五单元第三课“时刻准备着:做共产主义接班人”,从此不复存在。

    以退为进,我们重新设计了“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这一课。实际上也是阐述和原来相同的一个观点。雷锋式的好少年的价值取向和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是一致的。只不过后者不是那么直接、鲜明地传达“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一个价值主张,政治主张,而是间接的,这也叫“曲线救国”?

    第五单元第三课的原体例砍掉了,建立一个新体例,需要时间,而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应急事务”管理局来了!翟老师,文校长,胡老师和我一道,从逻辑层次铺陈,到每个故事的选择、鲜活素材的收集使用,重新建构起第三课《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而那又是一个“煎熬”的一夜。

    事后,读本主编王伟光院长看了全书以后,特别强调:在全书的显要位置应该标注——时刻准备着,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时刻准备着,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这正是小高版第五单元第三课的原来的标题和内容。我们与王院长不谋而合,我们最初的想法是正确的。

    反思在编写大纲的整个过程中发现有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恐怕这是一条,



    我们在理论上不够自信,对总指挥刘教授多次强调的要我们保持定力拿捏不准,我们还不够成熟。

    “时刻准备着:做共产主义接班人”,这一课再也不会出现了,短暂的“美丽”,让我们意识到不足,也还算是一种“补偿”。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