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骨惊天下 童心去传承时间:2023-05-16 5月12日,安阳市南关小学邀请相关专家和教研室相关领导,就甲骨文进校园地方课程教材编写推进工作来校指导。作为教材编写参与者的南关小学徐文祥老师,讲授了以《百姓家族》为主题的甲骨文书法课。
参加活动的有中国殷商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原安阳市文联主席张坚、文峰区教研室主任柳文生、文峰区教研室副主任卢全军、文峰区教研室书法教研员王红方、安阳市甲骨文小学副校长晋战英、安阳市紫薇小学教师郝炳颖及安阳市南关小学校长董晨毅、副校长王海霞。 课堂以小甲和小鼎的讲解为线索,从姓氏的起源讲起。
由“姓”字甲骨文入手,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到姓氏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制度时期,中国早期出现的姓氏多有女字旁,让学生体会女子在中国社会生活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知识学习后,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自己动手,认真进行了甲骨文的书写练习。
课堂结束后,各位专家、教研员和老师对甲骨文地方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实践提出了指导建议。 文峰区教研室副主任卢全军提出,课堂教学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内容要规范、简化、科学,充分发挥板书价值,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教研室编写甲骨文进校园地方课程教材,徐文祥是参与者,今天的课是探讨教材编写体例的,让专家前来指导提意见的。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王红方老师针对教材编写的思路和课堂教学的探索,又做出了说明。
前来听课的安阳市甲骨文小学副校长晋战英及紫薇小学郝炳颖老师,也针对这节课及在参与编写教材过程中的思考交流了自己的想法。 最后,安阳市南关小学校长董晨毅对当前申报甲骨文特色学校的准备工作做了介绍,大家也给出了有益的建议。
甲骨文,是每个中华儿女刻骨铭心的骄傲。南关小学会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透过这份来自三千多年前的礼物,让南小的学子们,感受那穿越千年的横竖撇捺,聆听一笔一划之间的中国故事,让文化自信深深刻印在孩子们心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