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教育纵横 >>教育要闻 >> 南江县八庙镇燕山小学:举行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专题讲座
    详细内容

    南江县八庙镇燕山小学:举行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专题讲座

          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对一个人的成长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往大处讲,好习惯利于社会群体,甚至利于国家声誉,从小处说,利于个人的身心发展,利于一个人将来是否有大作为。小学阶段是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特别是低年级又是小学阶段的最佳期,所以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近日,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八庙镇燕山小学举行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专题讲座,讲座由副校长罗兵主持,王凌云主讲,全校教师参加讲座。

    图片1.png

          本次讲座主题是“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讲座分为三个方面。

          训练法。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所以我认为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是形成良好习惯最基本的方法。训练法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品德形成往往不是先从概念开始,而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一些大道理一时、半会儿很难被他们理解,但是在训练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体会到好习惯的益处,慢慢就理解了。这时习惯已成为他们的第二天性,所以他们会受益终身。训练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中心环节,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在训练中我做到三个结合:

          1、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后是非常愉快的,可养成的过程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战胜很多困难,经过很多练习。特别是对已形成不良习惯的学生,要娇正就更需要有坚强的意志,持续地同坏习惯作斗争才能形成,在训练中要强调“反复”、“严格”四个字,不怕麻烦。如:要求学生集合站队做到“快、静、齐”,要经过多次严格训练,反反复复,循环往复。听到口令,教师数三下,“声落、动止、队形成”。慢了,提出问题,解散重做,做好了表扬,反复训练。如有小动作专门训练1分钟无小动作。不过光“苦练”还不行,要把“苦练”与“趣练”结合起来,因为小学生毕竟年龄还小,如果一味单调训练他们就烦了,所以在训练中把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如在训练学生准确的五姿(坐姿、立姿、写字姿势、举手姿势、读书姿势)时,我采取趣味训练,在班上找小榜样,展开“请你象他这样做”的有趣活动,在课前或课中适当的时间,请小榜样做出一个准确的姿势并说:“请你象我这样做,”同学们立刻学做,并说:“我就象您这样做,”反反复复经常持续,学生很有兴趣。为了进一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教师要即时更换小榜样,使学生进一步在有趣的活动中强化训练,养成姿势端正的好习惯。

          2、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对成年人一般提出要求就行了,不需指导过细,而对小学生则不行,必须做到“明确要求,指导具体”。如学生的作业习惯,首先制定了四条要求:书写规范;格式准确;准确率高;按时完成,即时复批。用这四条要求经常指导孩子的作业,给予评判,好的印上红旗或小红花,展开一日无错题活动。经常在全班展览,鼓励本人,促动大家。为了明确要求,我制订了养成教育内容序列,从每个细小的动作入手,从站、立、行走开始,随时都要给予指导。另外,从学生的作文和日常接触中,我发现有的孩子接、发东西、说话等不太有礼貌,我就即时教孩子学会如何给大人递东西,如何接发本册,如何说话。我班的地面是砖地,易脏,不好搞卫生,我就教学生如何保持卫生,擦桌子、扫地。虽然是中年级的孩子,但他们都缺乏起码的生活经验,如果没有具体地指导很难形成良好习惯,所以培养习惯必须具体指导。教师在学校指导,家长在家里指导,边指导边训练,最终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3、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只要求没检查,就跟没说一样,所以检查评比工作必须坚持下去,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对学生的纪律、卫生、文明行为、学习用具、三带等情况,做到“天天查、周周评、月月总结”,展开“争星”评比活动,评出纪律标兵、文明礼貌标兵、劳动小能手......工作虽然琐碎但对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督促作用。但是检查评比终究是外力,养成好行为习惯必须靠内因,为此把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结合起来。依据小学生评价手册,每月认真实行四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如果学生把道德规范与本人的相关行为实行联系,对照评价,这对学生道德行为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特别是自我评价,它是学生进步的力量源泉,只有自己理解到自己的行为准确与否,才会产生美化自我行为的强大动力。

          说服教育法。说服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道德理解,激发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动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主要是正面引导,讲故事、看图片等生动形象的办法提升理解。中年级要给予典型示范,用榜样去激发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觉性,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实行价值判断,同时配合以高水平的说服教育。另外,说服教育要注意艺术性、趣味性,用趣味活动激发动机。如有的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做事不专心、磨踏。针对这个现状,我请做作业快的同学针对一天的学习和活动谈体会和感受,并请做事慢的同学尝试,使他们尝到甜头。因为把说服教育与趣味活动结合起来,学生积极性很高,做事磨蹭的现象减少了。

          榜样示范法。在培养行为习惯方面,榜样法也尤为重要。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具有特殊的作用。小学生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他们可塑性强,给他们树立什么榜样十分重要,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给他们做榜样,就能够激励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去努力,如:在遵守纪律方面,多给孩子树立身边的榜样,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即时树立典型,孩子们都有争强好胜心理,就会不由自主地以他们为标准要求自己,养成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榜样还有矫正作用,它像一面镜子,能够使学生经常对照检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如:我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好的班级礼貌表现、组织纪律、集合、列队、升旗、课间活动和放学排路队等,直观形象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找出自己的不足,比较快、比较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另外,教师和家长的榜样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关无缺的榜样,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了很好的促动作用。

          最后,王凌云在讲座结束时说,我们的教育最终是对学生的行为发生影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对儿童实行德育的有力手段,同时在具体的培养中渗透着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养成教育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关键环节,只有抓好这一环节,从实际出发,灵活机动地培养学生各种良好行为习惯,才能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

          讲座结束后,校长黄明就王凌云的讲座进行点评,他说,我有幸听了王凌云老师的讲座,感悟很深,收获很多,很值得我们学习。王凌云老师的讲座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内容充实,内涵丰富;流程清晰,层次感强,匠心独具。他指出,王老师“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说明了一个道理:细节决定成败,点滴铸就成功。他认为,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应该从“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通过组织多种活动形式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严格要求学生从身边小事”等方面做起。他希望老师们教育学生应该让学生全面发展,德育先行。通过不断、长期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和熏陶,让学生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并能潜移默化学生,让学生人生成长发展的全过程 ,始终在思想道德方面,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方面,有所提升,有所发展。学生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朝夕之功,还需要老师们对学生坚持不懈、细心、爱心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而意义重大的神圣工作。

          老师们纷纷表示:听了王凌云老师的讲座,感触很深,收获满满,受益匪浅。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中,我们要不断变换教育形式,设计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从心灵深处受到教育,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细节上一定要严格要求。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对于学生细小的进步的优点,一定要及时表扬,对于学生细微的错误和不良习惯,一定要及时告诫,帮助学生改正,只有做到防微杜渐,才能让学生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王德渊)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