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余修生,笔名:运生, 男, 七零后, 汉族,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大余营人。热爱生活,热爱文学。闲暇时间,喜爱写点心得。2021年《玉都文艺特刊》《满江红盛世百年》荣获一等奖;同年在《华夏文学》大奖赛中荣获第五名。电子作品《村史记忆——大余营失寨系列传》继续编写中。微影作品《蒲公英花开》《大余营传》剧编完成静待制作。

有道是:
天地重孝理当先,
遵循孝字全家安;
人间正道第一步,
孝顺子弟比明贤。
我非常荣幸来到贵州大美遵义,屈指算来已有一年多了。在这个红色的圣地里,我体察生活,我感悟人生,我感受了地域风情,也学到了企业文化。然自春节到此,一直忙于工作,四处奔波参加春风行动之招聘会,为公司大发展储备有用人才而奋斗。乡愁情浓,天涯游子。爱恨情仇,儿女情长。为人子女,感恩为上。唯有在周日休息的时候,我腾开手,静下心给千里之外的父母打电话问候一下,汇报一下我的近况。汇报工作情况,汇报生活起居,汇报爱人联络,汇报孩子成长。这是我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乡愁难忘,亲情难舍,自然而然也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一来问候年迈体弱的父母身体。二来给父母报个随喜平安。作为骨肉至亲千里遥望,也算一种心理安慰。二零二三年五月中下旬,忽然有一天,我的弟弟丙辰给我来电话说:咱爹今天去厕所,歪在厕所里,浑身无力,双腿发抖,不能动弹。我吃了一惊,着急的问:怎么回事?有什么大碍吗?弟弟说:已无大碍,只是咱爹把屎拉在裤兜里,两条腿上都是,咱妈不让给你们说......父亲年将八十,是一个倔强的老人。自己能做的事情,坚决不请求援助。能够独立完成的农活,宁可起早贪黑,也不愿麻烦他人。父亲说,借钱可以还钱,但是人情却还不起。父亲一辈子刚强,性格耿直为人豪爽,行侠仗义,善良厚道,在我们农村,就是借人四两还人半斤的主儿。你敬我一尺,我回敬一丈。这是父亲的为人处世,也是一辈子做人的根本。村人喜欢和他打交道,做事干脆利索,不拖泥带水;做人耿直,刚正不阿。刚强了一辈子的父亲,这几年由于腿上的疾病,使得父亲走路不能顺畅,只能小步子往前挪动。去弟弟家,父亲走上一段路,就要停下来歇息,否则就腿疼难忍。那一次,天下着小雨,自家屋修聚弟突然去世的噩耗传来,我的父母亲非常惋惜和难过。惋惜的是年纪轻轻,就失去了生命;难过的白发人送黑发人,家族亲情释然,余家悲情动天。父亲在母亲的搀扶下,一路上歇息了几次,亲自去看望自家屋那位可怜的修子辈分的年轻后生。父亲年老体衰,先是牙齿不行,咬不动硬的食物,眼睛是老花眼,需要戴上眼镜看清字迹,父亲的手,不知道年轻时的操劳还是年老人的骨骼变化,父亲的手指关节基本上是肿胀的,关节处鼓起了包。近年来,父亲又患了腿疾,让我担心之余,又增添忧愁和放心不下。弟弟给我打电话,是真诚的,也是用心的。他深深的知道我这位曾经的遍体鳞伤伤痕累累历经风雨洗礼,倔强挺起腰杆的兄长,是何等的为人处世,他更不愿让我再承受其他揪心的事况和颠沛流离丢魂落魄的沧桑。他唯一告知我的目的是,家里出了一点事情,我作为父亲的长子,必须有知情权,必须掌握父母的生活起居的基本状况,弟弟做的很到位,这也是弟弟应该做的事情。我很感激他的付出,以及对父亲双亲的关怀和照顾。他忙于装修生意,近期没有外出。这次幸亏他在家,要是我母亲一个人,根本拉不动双腿瑟瑟发抖的父亲。两位老人年岁加起来,已经一百五十岁。谁也拉不动谁,更别说抱起来扶持对方。弟弟把父亲拉起来,褪去了裤子,用水洗去了污秽,把父亲的双腿擦洗干净,把父亲扶坐在椅子上。去年的一次,也是在厕所里,估计是蹲时太长,怎么努力也站不起来,正好我的侄子海存赶到,听到爷爷叫他,才知道尊者如此这般,情形相同,只是没有这次难堪。闻听弟弟所言,我不禁思虑万千。我想起了父亲的教导之言:要儿要女,防备老。孝顺父母,要趁早,切莫等到没有了,父母世上哪里找?父亲的腿疼病,是早年的老毛病,两条小腿肚不知何故,紧紧绷着,没有舒缓虚软的样子。为了这些疾病,我问过老医生:不通则堵,痛则不通。指的是人体气血运行不畅,阻滞经络则会产生疼痛。堵则不通,不通则痛。疼痛可知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通。老年人到了一定年龄,需要养生,更需要保健。一个不懂得养生的人,到老年不是这里疼,就是那里痛。一个不懂得保健的人,从来不去锻炼自己的身体。认为农村的农活,已经足够劳累的了,不需要锻炼和运动了。这是误区,大家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生活需要情调。任何的不活动,气血不畅通,不通不痛是不可能的。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养生。这些古之俗语,对于年老来说,就是一纸空谈,他们坚持不了,也没有坚持。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到如今无事一身轻。这几年不种地,母亲唠唠叨叨的说了几遍,不种地没有收入,担心会给我们姊妹们增添负担。母亲勤快、干练、勤俭持家,也是村里出了名响当当的余家人物。母亲这两年和房增勤大嫂,一起去郭庄乡大棚市场菜场去做工,一天下来可以挣六十块钱,补贴家用。母亲说,起早贪黑的,按时按点上个班,感觉很不错。年轻时,没有机会上班,如今已无烦事,找个活上个班,几个同伴说说笑笑,也是一件开心愉悦的事情。年轻不惜力,老了没气力。父亲是干不动的,不是因为身懒,而是身患小恙,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同龄人,优哉游哉的扎堆闲聊,父亲是不去的,因为腿疾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加上父亲早年患有前列腺的毛病,他自己知道,父亲给我说了两次,有时候尿频尿急,老了会讨人嫌。父亲说男人都会有这种毛病,治不除根,花钱白费。父亲早年有部收音机,听了无数遍的广告:哪家医院好,拐个弯,一上坡就到了。父亲听了连连摇头就是不相信,说什么也不去上当受骗。父亲有自己的观点和人生态度,思想不在一个高度的,尊重对方就好,三观不在一个层次,微笑一下就好,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相处模式,是有标准的,那就是尊重是标配,靠谱是高配,厚道是顶配。记得在廊坊的时候,父亲在我的劝说下,来到廊坊赋闲。他不愿享受清闲的生活,想找个力所能及的活干。我来到公司找到刘立祥总经理,说明来意,刘总满口答应,让父亲做了库房管理员。父亲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工作上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得到了库房主任梅建敏的称赞。父亲逢人就说,要不是修生,我这把年纪的人咋还能找个工作上个班呢?我得感谢修生给我的劝解和提供的工作机会。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父亲非常体谅打工人的难处,有了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他激动的说:“这个情一辈子,也还不清啊。”我笑着说:“爹啊,这算啥?我欠您的情还没还呢,父爱如山,我让您还什么人情?主要是这里需要人,如果不需要,谁也没办法啊。你不是常说,珍惜工作机会,干好本职工作,这正是您老人家的谆谆教导啊。我是您的儿子,本来是报答您的,您一把年纪还让你出来上班,我是心有不忍的。”能感动人心的,不是语言,而是真诚;能得到人心的,不是财富,而是善良。父亲的善良是刻在我们姊妹心上的荣光,我们姊妹几个除了践行之外,还有教育子女传承的责任。在红城遵义,在金盛安集团长岭特殊钢有限公司里,我努力工作,奋发图强,基本上达到了事事有请示,件件有落实,布置有检查,凡事有回音。为了公司大发展,广纳钢铁精英志士,广揽天下俊秀之才。当我接到弟弟丙辰的电话后,我便有了回家探望父母的心愿和请假回家的计划行程和安排。归心似箭,望眼欲穿。我提前定好了回家的动车票,做好了请假审批的OA流程,告别了领导,辞别了同事,于六一早上坐上动车,下午三点二十六分到达南阳东站。坐Z3公交车从东站到火车站,期间发生了一个手机网络的问题,需要支付宝上软件,设置一元车费。手机网络卡顿,不能使用。我看了一眼后排座位的一位慈善的大哥,我问是否有一元零钱,那位大哥笑着掏出一元钱递给我。我说:“谢谢了。看有网的地方,开个共享,我把钱给你转过去吧。”大哥用地道的河南话说:“白客气,不用了,搁不着。”虽然没来及问及姓名,哪村哪庄的,但是,那种纯朴光鲜的“南阳人”的光辉形象,却深深的刻印在我的心里。我曾经写过一篇文,名字叫:出门遇贵人。秉承上苍眷顾,我总能遇到这样的贵人,我深情的看着这个朴实敦厚的老乡,心里悠然而生敬意,不时的看着他,心中敬重这位素不相识且品德高尚,非常值得我学习的人。多少浮云游子梦 ,奔波前程远乡里 。即日下午便到镇上,我的丰云妹子问我,晚上是否回家?我说我不回,累的很。经妹子一提议,勾起了我的乡愁和急速回家的心绪。我越想越想家,越想越想父母,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我眼前浮现。于是,我骑着电动车,买了菜品,晚上便回到了阔别许久的大余营老家。家族二叔二婶看见我,说回来看你爹妈来了。我说是,他们笑着诉说上周父亲的事情,我说年纪大了,处处都要小心。当我的父母看见我时,开心的笑了。母亲做了可口的饭菜,本来她们说晚上不吃的,听说我回来了,便陪着我一起吃了晚饭。父亲烧锅,母亲炒鸡蛋,加水烧开下了龙须面,母亲的厨艺不减当年,我吃了两碗西红柿鸡蛋面,吃的很香很香,还是当年母亲做饭的香喷喷的味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为人子,当孝老,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这是天道,更是传承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您养我们小,我养您们老。人间孝道要及时,莫迟疑 ;一朝羽丰反哺来,莫遗弃 。福禄皆由孝字得,孝顺父母如敬天。晚上弟弟丙辰回到营里,我们哥俩陪父母说话,一直谈到很晚才回东各自住处。弟弟说:“没有想到哥这么快就回来。”我不假思索的说:“不管在哪里,只要家中有事,千里召唤我必回。” 附图一:千里驰骋到家乡作者靠车窗拍照

附图二:作者父母温馨的农家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