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电子报纸 >>理论实践 >> 初探幼儿记忆古诗的多元化模式
    详细内容

    初探幼儿记忆古诗的多元化模式

    时间:2023-06-21     作者:安阳市文明大道幼儿园 李园园 王云霞【原创】   阅读

    古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幼儿园古诗教学通过表情、动作和抑扬顿挫的声音及自然场景传达古诗的魅力,让幼儿体会古诗传统文化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凸显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也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最好选择之一。教师可以将音乐、舞蹈、等艺术元素融入古诗的学习中,以多元化模式强化幼儿记忆,激发幼儿记忆古诗兴趣。教师根据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组织教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记忆黄金期的发展,并使其获得更佳的效果。

    一、在学习活动中运用多种形式锻炼幼儿的记忆力。

    (一)运用教具激发幼儿情感,加深幼儿理解力。

    直观形象是幼儿思维的特点,教师在区角游戏活动中运用具体形象、生动鲜明的物体能引起幼儿观察和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形象记忆,提高记忆能力。如:古诗《所见》,教师利用泡沫板雕刻了一头牛,再和幼儿一起商量谁来扮演“牧童”,其他幼儿则扮演《所见》图画中的其他景物。角色表演激发了幼儿记忆古诗的兴趣,加深了幼儿对古诗的理解力和记忆力。

    (二)运用感观刺激调动幼儿积极性,强化记忆效果。

    让幼儿运用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感观参与活动,能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达到较好的记忆效果。如:古诗《小池》集体教学活动中,带领幼儿一起到幼儿园戏水池旁,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去了解未开放的荷花花苞的形状、颜色,并组织幼儿在延伸活动中画荷花、彩泥捏荷花,利用多种感观的刺激,强化了幼儿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幼儿记忆力。

    记得快忘得快是幼儿的记忆特点。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如果把学习过的知识在短时间内加强复习,遗忘率会大大减少。因此,教师在重视正常学习活动和记忆游戏组织的同时,重视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幼儿复习、巩固新知识,达到强化记忆。如:在饭前饭后有意识地组织儿听古诗、念古诗或古诗接龙;在散步时朗诵古诗,回家给爸爸妈妈进行古诗手势舞表演,使其记忆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二、多种形式展现,激发幼儿记忆古诗的兴趣

    (一)古诗与音乐交融,展现古诗的韵律美

    古诗与音乐交融,创设诗乐合一的情境,提升幼儿对美的感悟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按照“解诗题一知作者一析字词一译全诗一体诗情”的流程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往往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那如何让古诗识记过程更加丰富有趣?

    1.感受语言与音乐交融的韵律之美

    在吟唱中,古诗所描摹的景象、营造的意境、传达的情感等,通过音乐可以凸显。古诗新唱这一形式深受幼儿们的的喜爱。吟唱采用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方式,可以使幼儿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歌唱古诗,展开联想,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脑海中呈现出来。例如,古诗《春眠不觉晓》,可以歌曲为背景音乐,借助多媒体,引导幼儿边画边唱边记忆和理解古诗。根据古诗所营造的意境设计出旋律线,再将古诗融入高低起伏的旋律中,不仅能帮助幼儿准确记忆古诗,还有利于共直观地理解诗句的含义。古诗与歌唱的有效结合,既提高了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又加强了其对古诗的理解,激发了幼儿对古诗的热爱之情,从而发现古诗的魅力。

    2.体验音乐节奏交汇之美

    诗词讲究韵律,节奏鲜明。影响古诗音乐关的因素主要两个:一是节奏,二是押韵。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听是其感受的主要途径。根据古诗的内容,配上相关的音乐,以营造与诗词意境相协调的氛围,在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古诗学习中,“配乐诵读”“配乐吟诵”等形式可以启发幼儿在吟诵中理解诗词,体会诗人的情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使幼儿在多角度、多侧面的古诗学习的过程中,全方位地感受、熟记美的诗文,提高美的谈吐。

    3. 感悟诗画意境之妙

    古诗作品大多有景、有境、有情,这就需要借助情境来辅助教学,富有美感的音乐、图画等艺术手段与诵读结合起来,再现古诗的情境。实践表明,置身于情境中,学习古诗会更有兴趣,更能入心。例如,《小池》中诗人杨万里蜻蜓在未开放的荷花苞上嬉戏玩耍,增强了全诗的美感。还可将音乐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引导幼儿想象自己身在其中,从而发现古诗的美,增强对语言文字的体悟,享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在感受古诗带来的美感的基础上,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

    (二)古诗与舞蹈交融,展现古诗与舞蹈的动态美

    教师可引导幼儿把抽象的诗词与具体的表现形式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各样的舞蹈动作,化难为易,从兴趣爱好入手,提高幼儿学习古诗和探究古诗的兴趣。例如,可根据古诗的节奏,编排舞蹈,引导幼儿一边做动作,一边唱诗,这样既可以提升他们的注意力,又可以借助通俗易懂的动作来帮助其理解诗词。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古诗“动”了起来,随着旋律和舞姿流淌进幼儿们的心中。

    1.趣味活泼的律动可以带动幼儿的情绪

    教学古诗可以采用情境引入、律动表演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律动的环境下理解古诗,在表演活动中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有趣且高效的律动也可以用在教学过程中,再现古诗中的场景,使幼儿置身于古诗所营造的氛围中。

    根据古诗所表现的情绪的起伏做韵律动作,让身体各部分来感受古诗、表现古诗,激发幼儿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提升其音乐素养。例如,《咏鹅》一诗的词美、情美、意境美,作者将对鹅的喜爱之情融于中,给人以强烈、鲜明的听觉和视觉冲击力;再加上身体的律动,如戏水的动作(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划划水等),伸出手臂“变成”鹅脖子,五指捏拢“变成”鹅头,然后弯曲手臂,手指斜指向上方张合表示歌唱,幼儿就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感受“曲项向天歌”的含义;对于“浮”“拨”等词,可以让幼儿发挥想象创编律动动作,在头脑中再现鹅的形象,从而对鹅产生喜爱之情,感受和领悟诗的意蕴。

    2. 动感的手势舞可以强化幼儿对古诗的感知

    手势舞是近年来颇受儿童喜欢的一种舞蹈,这种舞蹈用手来表示节奏,节奏感强烈。古诗富有韵律节奏,在手势舞中插入中国传统舞蹈中的提腕、压腕等手部动作,能让幼儿在节奏的强弱、旋律的起伏中感受古诗词的美妙。以多感官联动的手势舞为介质的古诗学习,能让幼儿得到独特的审美体验。如教学《咏鹅》时,教师可以请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设计手势舞动作,在活泼、轻松的表演中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深化对诗句的理解。

    三、自然生态物与古诗有效结合,提高幼儿的记忆能力

    自然生态物与古诗的有效结合,是一种将实物与古诗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老师会选择一些与自然相关的实物,例如竹子、荷花、柳树等等,然后通过朗诵古诗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实物。例如,当老师带着幼儿看到竹子时,他会朗诵“青松挺且直,凌风自相持”这首古诗,让幼儿通过古诗来了解竹子的特点和美丽。

    (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自然生态物与古诗的有效结合,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通常对自然界的事物充满好奇心,而古诗则是一种优美的文化遗产,可以激发幼儿对文化的兴趣。通过将实物与古诗相结合,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幼儿的记忆能力。

    自然生态物与古诗的有效结合,能够提高幼儿的记忆能力,促进幼儿黄金记忆的发展。古诗具有优美的韵律和形象的表达方式,容易被幼儿记忆。通过将实物与古诗相结合,幼儿可以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知识,提高他记忆能力。

    (三)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自然生态物与古诗的有效结合,能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朗诵古诗,幼儿可以学习到一些优美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可以通过朗诵古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从而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古诗是我国千百年来的文化瑰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幼儿通过感受、理解、欣赏、朗诵、表演、绘画作品等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在幼儿阶段,以音乐、表演、舞蹈、与自然生态物的有效结合等形式进行古诗学习,能让幼儿更好地感受、体悟古诗的内涵,激发幼儿记忆古诗的兴趣,提升其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点亮文化自信的航灯。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