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首页 >> 电子报纸 >>理论实践 >> 新课标·新实践|“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设计方案展示(十七)
    详细内容

    新课标·新实践|“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设计方案展示(十七)

    时间:2023-07-25     作者:南关小学【原创】   阅读

    活动背景

    2023年6月,安阳市教育教研中心开展了小学语文基于统编教材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设计方案征集活动,全市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共征集229份设计。活动的开展,促进一线教师把课标理念、专家解读转化为课堂教学研究,促进对任务群设计进行完整课时呈现进行思考和设计;活动评选允许五名设计团队成员共同署名,也促进了校本教研的实际发生和教研团队的建设。

      现将优秀设计进行展示,期望与各位小语同仁交流、对话。

    诗情“话”意

    ——一年级“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设计

    设计人: 张珂 夏鹂 郝艳红 许雪 高凡

    设计概述

    1.设计背景

    1.课标中的学段要求

    诵读、记录课内外学到的成语、谚语、格言警句、儿歌、短小的古诗等,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成自主积累的习惯。

    2.选择这一主题的原因

    一是源于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需要。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源远流长的古诗词传承着中华的血脉,延续着文化的记忆,是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感,帮助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的最佳途径。

    二是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自主积累的好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古诗词在语言上最大的特点是语言凝练、言简意赅,可这样的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讲恰恰晦涩难懂,如果单单从枯燥的说文解字入手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这一主题就是以小学低段学习者为中心来进行考量,引导学生增强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意识,教给学生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方法,让学生真真正正的实现一次沉浸式体验,在感受古诗的语言、韵律、节奏、意境之美的同时,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自主积累的好习惯。

    2.设计说明

    1.《诗情“话”意》学习主题适用一年级下学期

    2.与现行统编教材关系

    一般学习主题有遵循、调适、创生三种构建方式,本主题采用的是遵循和创生的构建方式。遵循“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的课程理念,创生出具有内在逻辑进阶关联的四项任务和十一个学习活动。

    3.主题说明

    该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原点就是基于小学低段视角,以小学低段学习者为中心来考量。我们把本册书中的古诗集于一体,绘制成一幅浓墨重彩的中国画,让学生真真正正的实现了一次沉浸式体验。教师运用教育智慧,通过一些情景的设置、语境的渲染、活动的设计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课本上的每首古诗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在教学中从画意入手初步感知诗的内容,缩短古诗诗境与自身生活经验的距离;学生年纪小,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在教学中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为今后的古诗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令其充分地邀游在古诗的文化海洋之中。

     设计构架

    1.学习目标

    1.渗透中华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培养良好语感,在言语实践中提升儿童的言语品质。

    3.拓展古诗教学中语言文字的理解维度,在诗情中呈现汉字背后的文化氤氲。

    4.诵读课外学到的古诗,养成自主积累的习惯。

    5.从古诗文中吸取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语文和品德素养的提高。

    2.整体框架

    图片1.jpg

    设计实施

    1.学习准备

    1.已有经验

    学生已经学过或者积累过的古诗;基本朗读技巧;初步的情感体验。

    2.学习资源(教材内容、拓展资源)

    (1)统编版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所有古诗

    (2)课外读物《唐诗三百首》

    (3)绘本《趣读古诗文》

    (4)视频集《观动画学诗词》

    (5)小视频:古诗词歌曲集

    3.学习工具

    多媒体、相关书籍、绘本读物

    2.学习进程

    任务一:我是闯关小达人

    (一)学习活动一:生字大闯关

    1.玩一玩“打地鼠”游戏,认读生字。

    2.开火车赛读。

    3.展示活动“我是小老师”。运用学到的识字方法和已学的拼音、生字、偏旁开展自主识字,并且小组交流,分享识字经验。

    4.闯关活动。

    图片2.jpg

    (二)学习活动二:书写大闯关

    1.指导规范书写一类字,注意间架结构。

    2.自己纠正、同桌互相纠正、展台共同纠正。

    3.闯关活动。

    (三)学习活动三:背诵大闯关

    1.正确读出古诗节奏,反复朗读。

    2.观看古诗词歌曲集,试加肢体动作帮助记忆,当堂尝试背诵。

    3.背诵打卡。

    4.评选“背诵小明星”。

    比一比,看谁背得快;赛一赛,看谁背得多;听一听,看谁背得对;选一选,看谁背得好。

    5.闯关活动。

    【学习策略】

    1.激活经验自主识字书写策略。采用熟字+偏旁、加一加、熟字比较、字义识字、生活识字、熟字组新词等方法识记生字,在反复认读中学会生字词语。在识字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陌生或者较难识认、书写的字词,需要教师特别关注,重点指导,如“思、故、爱、树、采”等字,要特别注意合体字,尤其是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

    2.创设情境激发背诵策略。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唱爱跳,对歌谣兴趣浓厚。那些符合他们的需要和兴趣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适当对一些背诵内容的形式加以改变,可以防止抽象、呆板、无趣,增强学生的新鲜感。

    3.采用比赛打卡、活动助推策略。竞争意识的渲染会让学生的兴趣更持久,效率更高。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展示学习古诗的成果,更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设计者手记】

    1.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的时候,还可以相互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识字法,并向别的同学学习新的识字方法。小学生总是对新的事物感兴趣,更多的识字法使得学生能体会到识字的乐趣。

    2.古诗的拓展也非常重要,在课前导入中让学生背诵已经学过的古诗创设学习古诗的氛围,借助图画这一载体,帮助学生完成对古诗初读后的理解。课外让学生回家收集有关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学习积累古诗。这样就不是为了教古诗而学古诗,而是举一反三,充分体现了大语文观。

    任务二:我是朗诵小达人

    (一)学习活动一:我会听

    1.教师范读。

    (1)教师配乐示范朗诵。

    (2)说一说你听后的感受。

    2.观看《观动画学诗词》。

    (1)播放相应古诗视频。

    (2)交流感受。

    (二)学习活动二:我爱学

    1.跟随《观动画学诗词》学朗诵。

    2.个人展示,教师指导。

    3.小组展示、互评。

    (三)学习活动三:我来试一试

    1.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进行练习。

    2.以小组为单位,对要表演的作品进行完善。(可以表演个人作品,鼓励集体表演。)

    3.小试牛刀:配乐诗朗诵。

    【学习策略】

    示范引领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范读、播放美文诵读录音,在充分挖掘想象力的情况下,让学生根据简单而生动的画面,配上音乐,感受来自古诗的语言、韵律、节奏、意境之美,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设计者手记】

    1.在教学中借助视频资源,对难以体会的字、词进行“磨耳朵”,如第六单元《古诗二首》中《池上》一诗中“偷采”“不解”“藏踪迹”“惜”等学生难以体会的字词,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反复听反复朗读,对于提升学生的感情朗读确有促进作用。

    2.朗读时注重评价,借此升华古诗情感。在朗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使朗读层层深入,感悟古诗中的情感,达到情感的升华。

    任务三:我是积累小达人

    (一)学习活动一:主题乐园

    1.把本册书中的七首古诗进行分类。

    古诗中的春天:《春晓》;

    古诗中的情谊:《赠汪伦》《静夜思》《寻隐者不遇》;

    《小荷才露尖尖角》(状物):《池上》《小池》;

    我的动物朋友:《画鸡》。

    2.将学生分组,根据相应主题收集古诗。

    (二)学习活动二:诗词大会

    1.前期准备:选材、分组、排练等。

    2.举办班级诗词大会,表现形式不限。

    【学习策略】

    1.资料筛选与匹配策略。学生既可以使用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唐诗三百首》《趣读古诗文》,也可以学习上网查找资料,采用合作分工的方式,还能邀请家长来帮忙。对于类别鉴别不清楚的,学生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

    2.语言运用策略。开展班级诗词大会,学生运用收集到的古诗进行诵读表演,表现形式不限,朗诵、演唱、歌舞等均可。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展示古诗,能够实现古诗的学以致用,内化古诗理解,体会“诗里有画,诗里有歌,诗里有苦,诗里有乐”的意境,树立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的观念。

    3.环境布置策略。师生一起在班级里布置诗词大会的环境。一体机播放事前做好PPT,如在班级四周墙壁的展示栏上张贴学生的古诗书写的作品、古诗配画的作品。

    【设计者手记】

    七首古诗有不同的主题,根据主题进行分类,学生也进行相应分组,收集主题相关古诗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积累古诗的兴趣。在小组合作和交流中收获积累古诗的方法,积累更多同样主题的不同古诗等,增加了学生的古诗积累,夯实学生学习古诗的基础。古诗的积累不仅是课内的环节,体现了古诗在生活中的应用,更让古诗展示形式不再单调,通过丰富多样的展现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学的魅力。

    任务四:我是创意小达人

    (一)学习活动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进行诗配画创作。

    (二)学习活动二:小手拉大手

    带动家庭成员欣赏古诗词、朗读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爱上古诗词。

    (三)学习活动三:走进社区

    鼓励学生自行组织身边的同学利用周末、节假日走进社区活动中心或者小广场举办一个小型的诗词诵读会。

    【学习策略】

    1.资源整合策略。制作诗配画A4 小报,是对已有学习资源进行的整合。制作过程中要匹配相应的画面,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需要注意的是,在书写汉字的时候,避免让学生写变形的美术字,而是根据汉字小报的要求,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

    2.多元形式策略。本任务突出多元化形式的丰富性和辐射性,通过学生积极带动其家庭成员走近古诗,是形成良好家庭氛围,建设“书香家庭”的重要途径。从个体带整体,辐射我们的家庭,丰富社区活动,从而推进整个社会都热爱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设计者手记】

    小学古诗表现形式不拘,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可画、可唱、可演、可写。带着这种理念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勇于尝试,用自己感兴趣的方法积累和展示古诗,“诗配画”“唱古诗”“演古诗”“小手拉大手”“走进社区”等形势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和赏析古诗词的兴趣,也激起学生热爱古诗的热潮,同时还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文学才艺的平台。

    图片3.jpg

    设计团队

    感悟交流



    微信图片_20230710112808.jpg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